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269章 外部节点和内部加固

第269章 外部节点和内部加固(1/2)

目录

第二百六十九章

图书馆的偶遇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散去后,水面似乎恢复了最初的平静。但封瑶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苏晚并未放弃,她的策略确实如系统日志分析般发生了调整。她不再试图直接、生硬地切入徐卓远的世界,而是将更多的“友好”与“偶遇”投向了封瑶,试图在她这里找到一个柔软的突破口。

封瑶清晰地记得昨天在去第三教学楼的林荫道上,苏晚如何“恰好”出现,手里提着某知名甜品店的纸袋,笑容甜美无瑕:“封瑶!太好了碰到你,家里寄来的马卡龙,甜得发腻,我一个人可解决不了,帮帮忙?”她的话语裹着糖衣,眼神却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封瑶微笑着婉拒,借口刚吃过午饭,胃里饱胀,并巧妙地转移话题到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谈论起某个晦涩的理论知识点,成功让苏晚脸上的笑容僵硬了零点几秒。

还有那次在图书馆自习区,苏晚“偶然”坐在了她斜对面的位置,趁着休息间隙,压低声音与她交谈,话题从最近的流行音乐,自然地滑向“灵韵”项目。“真羡慕你们能做这么酷的事情,”苏晚感叹道,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细微的嗒嗒声,“听说涉及很深的算法?卓远学长他……一定主导了最核心的部分吧?”她状似无意地提及徐卓远的名字,语气里的试探像蛛丝一样纤细,却又切实存在。

封瑶应对得游刃有余,像一面光滑而坚韧的盾牌,将所有带着试探意味的“友谊”悉数挡开。她既不接受过度的亲密,也不留下任何可以被指责为“不近人情”的把柄。她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系统管理员,冷静地监控着这个“新增节点”的所有数据包,分析其意图,过滤掉冗余信息,并设置着合适的防火墙规则。每一次应对,她都确保自己的“系统日志”清晰、无懈可击。

然而,守护程序的运行并非全无消耗。频繁的、需要高度警觉的社交应对,叠加“灵韵”项目进入关键攻坚期带来的压力——他们正试图优化一个核心算法的效率,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徐卓远投入的时间越来越长,眉头也锁得越来越紧——以及日常课业的繁重,让封瑶的时间和精神都开始显得有些紧绷。她像一根被渐渐拉满的弓弦,虽然依旧坚韧,却不可避免地透出些许疲态,尤其是在无人注视的瞬间,眼神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意。

这天傍晚,封瑶刚结束与苏晚又一场在食堂门口的“偶遇”后的简短交谈,回到宿舍楼下,脸上带着一丝刻意放松后残留的僵硬。她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正准备上楼,却意外地发现徐卓远竟然等在楼旁那棵老槐树的阴影下。他站在暮色四合的天光里,身形挺拔却带着独属于他的那种与周遭环境疏离的气质,手里拎着一个印有学校计算机中心logo的白色纸袋,与他平日随身携带的编程手册或设备比起来,这个纸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卓远?”封瑶着实惊讶,快步走过去,下意识地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衣着是否整齐,“你怎么来了?是项目有新思路了?还是那个瓶颈有突破了?”通常,他们的项目讨论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多在实验室或图书馆研讨间,徐卓远主动来找她,尤其是到女生宿舍楼下,是极其罕见的事件。他的世界里,日程表是铁律,非计划内的变动需要充足理由。

徐卓远摇了摇头,动作略显生硬地将手中的纸袋递给她。他的动作直接,没有任何寒暄或铺垫,如同执行一条简单的传递指令。“给你的。”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缺乏起伏,但封瑶敏锐地捕捉到他眼神似乎在她脸上多停留了一瞬,像是在扫描读取某种数据。

封瑶疑惑地接过纸袋,低头看去。里面并不是她预想中的代码打印稿或项目资料,而是几盒包装朴素的、她之前某次一起吃午饭时随口提过很喜欢但因为最近太忙总是错过购买时间的品牌酸奶,以及一个看起来崭新的、设计简约流畅的白色颈椎按摩仪。

她彻底愣住了,抬起头,撞进徐卓远那双清澈却深邃的眼眸里。他看着她,似乎是在观察她的反应,然后开口,语句简洁,逻辑清晰得像是在汇报实验数据,语速比平时稍快一点点:“根据近期观察记录,你与目标‘苏晚’的非必要社交交互频率上升约37.8%。同时,项目攻坚导致你的日均有效休息时间下降约1.2小时。参考《认知负荷与生理疲劳关联性研究》综述,高强度认知负荷与持续低强度社交压力叠加,可能导致生理性疲劳与神经紧张指数超标,影响判断力与代码效率。”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那个颈椎按摩仪上,补充道:“这个型号,根据电商平台评价数据和产品参数分析,对颈部肌肉放松有效率宣称达到92%。酸奶,是你提及过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配比最优选项,可用于快速补充能量。二者结合,理论上,有助于你的系统状态恢复至最佳运行阈值。”

一股巨大的、混合着惊讶、温暖和难以言喻的感动瞬间攫住了封瑶的心脏,让她鼻尖微微发酸,喉咙有些哽咽。她从未想过,她小心翼翼守护着的、看似对外界变化迟钝的他,竟然如此清晰地感知到了她的状态变化,并且用他独有的、基于数据和逻辑的方式,做出了精准的“干预”和“支持”。他不是用空洞的言语安慰,而是用行动,用他理解世界的工具——数据、分析和最优解——来回应她的付出。这种笨拙的真诚,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具力量。

“你……你怎么知道这些数据的?”封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努力维持着平静,手指紧紧攥着纸袋的提手。

“观察。记录。”徐卓远的回答依旧简短。但封瑶明白,这简单的两个字背后,意味着他将他那通常用于分析复杂算法和物理定律的、高度精密的注意力,分出了一部分,投向了她。这是一种无声的、却重若千钧的关注。他或许不理解复杂的情感纠葛,但他识别出了“系统状态异常”,并采取了在他逻辑框架内最直接的“修复措施”。

“谢谢……”封瑶抱紧了纸袋,感觉那微凉的酸奶盒和按摩仪坚硬的轮廓,仿佛带着能驱散所有疲惫的温度,“我很需要这些。真的。”她抬起头,对他露出一个无比灿烂、毫无阴霾的笑容,所有的倦意在这一刻似乎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暖流冲刷殆尽。

徐卓远看着她脸上绽开的笑容,镜片后的眼睛似乎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像是高精度传感器接收到了预期的、强烈的正向反馈信号。他点了点头,语气平稳地确认:“嗯。确认接收。状态恢复,对于项目推进和个人健康,优先级评定为‘高’。”说完,他似乎完成了此次“物资投送”与“状态确认”的任务,转身便要离开,步伐依旧带着他特有的、不受外界干扰的节奏。

“卓远!”封瑶忍不住叫住他。

他停下脚步,回过头,眼神带着询问。

“明天下午的项目讨论,”封瑶笑着,语气轻快而充满力量,“别忘了,我们约好了要一起攻破那个最核心的算法瓶颈。我感觉……我现在充满了电。”

“日程已锁定。不会忘。”徐卓远肯定地回答,随即补充,像是在确认系统配置,“已预留下午三点至七点时间段,无其他日程冲突。预计投入算力,百分之百。”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彻底消失在渐浓的暮色与宿舍楼的光影交错中,封瑶抱着那个承载着特殊关怀的纸袋,在原地站了很久。心中的暖流澎湃涌动,几乎要满溢出来。她意识到,他们的关系并非单向的守护。在她努力为他构建外部防线、为他安装“社交补丁”的同时,他也在用他的方式,笨拙却无比真诚地、基于他独特认知体系地,试图理解和回应她的需求,加固着她的“内部系统”。这是一种奇妙的、双向的滋养与支撑,比任何单方面的付出都更加牢固。

回到宿舍,封瑶拆开按摩仪的包装,按照说明书简单操作了一下,舒缓的热敷和震动模式确实让僵硬的脖颈肌肉放松了不少。她插上吸管,喝着冰凉爽滑的酸奶,甜美的滋味一直蔓延到心底,仿佛连日的阴霾被一扫而空。就在这时,手机在桌面上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显示有一条新的短信,来自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