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第一道“正常”的圣旨(1/2)
王敬忠只觉得往日里那能从蛛丝马迹中窥见天机、解读神谕的本事,在“漕运”这两个朴实无华的字眼前,竟是处处碰壁,全然没了用武之地。
他那运转如飞,能从一个眼神解读出宇宙洪荒的大脑,在“漕运”这两个朴实无华的字面前,竟然卡壳了!
漕运就是漕运啊!拉粮食的船嘛!
这……这能有什么隐喻?!
难道……“漕”通“嘈”?是说朝堂太过嘈杂?“运”是国运?连起来是……朝堂嘈杂,影响国运?
不对不对!太肤浅了!以陛下的神思,绝不可能如此简单!
就在王敬忠陷入疯狂的头脑风暴时,龙椅上的炎辰,根本不给他们解读和反应的时间,继续开口,声音愈发沉稳有力。
“朕观其弊,主要有三。”
“其一,漕船规格不一,大小混杂。大船过闸,需等丰水;小船运量,杯水车薪。调度混乱,效率低下,常有误期,此为器之弊!”
“其二,沿途关卡林立,盘剥成风。一船之粮,自江南至京城,层层盘剥,十不存一。官吏贪腐,漕工困苦,怨声载道,此为人之弊!”
“其三,政出多门,权责不明。户部管粮,工部管船,兵部亦有督运之权。三方掣肘,遇事推诿,无人总揽全局,此为制之弊!”
炎辰的声音,一字一句,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在每一个大臣的心上。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一针见血!
这……这真的是那个之前只知道玩手指、流口水的小皇帝吗?
这番对漕运积弊的剖析,其深刻程度,甚至超过了在场许多浸淫朝政数十年的老臣!
满朝文武,全都傻了。
他们呆呆地站在那里,仰望着龙椅上那个小小的身影,脸上的狂热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邃的……震撼与敬畏!
如果说,之前的“神龙显圣”和“开口说话”,是神迹,是让他们狂热崇拜的“果”。
那么现在,这番条理清晰、直指问题核心的论述,就是支撑这个“神迹”的,无可辩驳的,充满了无上智慧的“因”!
他们的陛下,不是空有神性的“吉祥物”。
而是一位真正拥有治国之才的……圣君!
原来……原来陛下之前“神游太虚”的时候,并非对外界一无所知!他那双洞悉万物的法眼,早已将我大炎朝堂内外的所有弊病,看得一清二楚!
王敬忠脑中灵光一闪,瞬间“悟”了!
他激动得浑身颤抖,看向炎辰的眼神,已经从对“神”的崇拜,多了一分对“君”的敬仰!
炎辰无视了下方众人的心理活动,他小小的身子从龙椅上站起,目光扫过全场,最后,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颁布了他亲政之后的第一道,也是大炎王朝有史以来最“正常”的一道圣旨!
“故,朕今日下旨!”
“其一!着工部侍郎墨子荣牵头,三月之内,制定漕船标准规制!凡大炎漕运之船,无论官办民造,皆需统一尺寸、统一载重、统一形制!违者,船毁人究!”
“其二!于六部之外,新设‘漕运总督’一职,品秩正二品!总揽漕运一切事宜,直接对朕负责!不受六部节制!首任漕运总督,由司农寺卿孙长庚兼任!”
“其三!着御史大夫王敬忠,即刻组建‘漕运督察卫’,自即日起,巡查运河沿线所有关卡!凡有贪墨、盘剥、勒索者,无论官职高低,先斩后奏,朕,授予你临机专断之权!”
三道旨意,如三柄利剑,干净利落,直插要害!
整个承天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三道旨意的雷霆之势,给震得心神摇曳!
尤其是被点到名字的墨子荣、孙长庚和王敬忠三人,更是浑身一震,大脑一片轰鸣!
他们下意识地出列,跪倒在地,声音都带着颤抖:“臣……领旨!”
炎辰满意地点了点头。
”嗯,很好。有条理,有目标,有负责人。这下,总不会再有人去胡乱解读了吧?
他看着下方那一张张被震惊到麻木的脸,心中升起一股掌控全局的快感。
他小手一挥,奶声奶气却又威严十足地宣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