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迟到的正义(1/1)
晨曦透过窗帘的缝隙,为杂乱的工作室带来一丝暖意。那幅曾经承载着无尽怨念的油画,此刻只剩下空白的画布,边缘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微光,仿佛某种沉重的负担已被卸下。
花筝靠在陈昀匆忙搬来的椅子上,脸色苍白如纸,额发被冷汗浸湿,贴在脸颊上。她闭着眼,胸膛微微起伏,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有些费力。碧波珠被她紧紧握在手中,清凉的水灵之气正缓慢而持续地滋养着她近乎干涸的经脉。深入怨灵记忆核心进行共情与引导,其消耗远超一场硬碰硬的斗法,那是对精神、意志和灵力的极致考验。
陈昀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先是给花筝倒了杯温水,见她连抬手都困难,只好暂时放在一旁。他看着电脑屏幕上已然恢复正常的所有数据指标,又看了看虚弱的花筝和那幅空白的画,一贯冷静理性的脸上写满了震撼与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他亲眼见证了一场超越他所有认知范畴的“交互”,一种以数据和仪器无法完全捕捉,却又真实不虚的力量,完成了一场对悲惨亡魂的救赎。
“你……感觉怎么样?”陈昀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小心翼翼,“需要去医院吗?”
花筝缓缓睁开眼,眼神虽然疲惫,却如同雨后的青山,清澈而宁静。她微微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不用,只是消耗过度,休息一下就好。帮我……把张雯雯最后给我们的线索记下来,趁我还记得清楚。”
陈昀立刻拿出笔记本和录音笔,神情重新变得专注:“你说。”
花筝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那些清晰的信息逐一说出:“关键物证,那条被李志杰抢走的金项链,特征是如意锁形状,背面刻有‘平安’二字。李志杰的体貌特征,左耳后有一块椭圆形的浅褐色胎记。他常去的地点,城西一家叫‘夜归人’的酒吧。他潜逃的可能方向,南方城市‘鹭岛’,以及他曾提及的人‘王老板’。”
陈昀飞速记录着,眉头微蹙:“这些信息非常具体,尤其是项链和胎记,具有很强的识别性。但是……我们如何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警方?直接说……是从一位‘当事人’那里得知的?”他露出为难的神色,这显然超出了常规的案件举报流程。
花筝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慧黠:“这些就交给我吧。”她还有特别行动组的身份,可以通过林砚秋将消息给到警方。
陈昀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说……你可以联系到他们?”
“差不多吧。”花筝点头。
陈昀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似乎猜出了国家有这种特殊部门,却没有继续问下去。
花筝给林砚秋发信息大概将事情经过讲完,就坐在一旁闭目调息。而陈昀,这位社长同学,在“科学”与“非科学”的夹缝中,似乎找到了一种奇特的平衡与践行方式。
事情安排妥当,花筝也恢复了一些力气。她看着那幅空白的画,轻声道:“这幅画,已经没有灵体依附,但承载过太深的执念,寻常人接触久了依然可能心神不宁。还是处理掉吧。”
陈昀点了点头,找来一个金属盆。“我来。”
他将画框拆解,画布投入盆中,点燃。火焰跳跃着,吞噬着那曾经承载痛苦与怨恨的载体,最终化作一小撮灰烬。两人将灰烬小心收集起来,准备找个开阔通风的地方撒掉,使其彻底回归自然。
做完这一切,阳光已经洒满校园。花筝在陈昀的坚持下,被他护送回了宿舍休息。梅黎见她脸色不好,吓了一跳,连连追问。花筝只说是社团活动熬夜太累,没有多说,毕竟涉及案件和当事人隐私。
接下来的几天,花筝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养和上课中度过。她婉拒了室友们一起去逛街的提议,也推掉了几个无关紧要的社团活动。张雯雯的记忆碎片和那份沉重的绝望感,并非那么容易完全消化。她时常会想起那个穿着红裙、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女孩,想起她在冰冷地面上无助挣扎的最后时刻。这份经历,让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执念”的成因与力量,也让她对自己的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陈昀那边则密切关注着动向。一周后,他兴奋地告诉花筝,他在本地警方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了一条不起眼的通报更新:关于“莲花巷无名女尸案”的悬赏通告被重新置顶,并补充了“嫌疑人李志杰左耳后可能有椭圆形浅褐色胎记”这一此前未曾公开的细节。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在一个平淡无奇的下午,陈昀给花筝发来了一条链接,点开是“鹭岛”市地方新闻的报道:警方在一次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端掉了一个盘踞在娱乐场所的犯罪团伙,抓获多名嫌疑人。在核实身份时,发现其中一名化名“阿杰”的男子,与A市一桩多年悬案的通缉犯李志杰体貌特征高度吻合,尤其是其左耳后的胎记。经初步审讯和证据比对,该男子确认为李志杰无疑!报道还提到,警方在其住处搜出了少量来历不明的金银首饰,正在进一步核实来源。
看到这条新闻,花筝长长地、真正地舒了一口气。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和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能看到张雯雯那纯净的灵体,终于卸下了所有重负,在对母亲和孩子的思念中,融入了那片广阔而安宁的光明之中。
迟到的正义,终究还是来了。虽然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但至少,罪恶得到了清算,冤屈得以昭雪。
这件事,也在小范围内改变了花筝的大学生活。李萌彻底摆脱了噩梦,对花筝感激涕零,成了她忠实的小迷妹。陈昀则正式将花筝引为“不正常”研究社的“特别顾问”,虽然社团依旧只有他们两个固定成员以及李萌偶尔来打酱油,但陈昀显然已经将花筝视作了探索世界未知领域的重要同行者。他甚至开始着手撰写一篇名为《论非正常能量场与信息残留现象的跨学科研究初探——以“莲花巷悬案”为例》的论文草稿,当然,里面隐去了所有超自然细节,完全从“民间推理”和“环境能量异常”的角度进行阐述。
花筝对此哭笑不得,但也由他去了。她依然按时上课,认真完成作业,享受与室友插科打诨的平凡时光。只是她的帆布包里,除了课本和笔记,永远会放着几块刻画了基础符文的玉石、一小瓶特制朱砂,以及那枚温润的碧波珠。她的目光,在掠过校园的某些角落,或者听到某些不同寻常的传闻时,会多出一份不易察觉的审视与了然。
她知道,灵气复苏的时代洪流下,张雯雯的悲剧并非孤例。她的修行之路,她的“特殊兼职”,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