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 > 第498章 四皇子刘冲:孔明兄,朕该如何破局?

第498章 四皇子刘冲:孔明兄,朕该如何破局?(2/2)

目录

“陛下又在忧心战事?”一个清朗平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刘冲回头,只见一位身长七尺半、面如冠玉的少年缓步走来。

他头戴纶巾,身上披的是鹤氅,虽年仅十五,却已显露出从容不迫、睿智内敛的气度。

正是与他一同在水镜先生司马徽门下求学的诸葛亮,孔明。

四年同窗,诸葛亮的天资卓绝、见识广博,早已深深折服了刘冲。

在刘冲心中,这位比他年长三岁的师兄,是其亦师亦友的存在。

“孔明兄。”刘冲叹了口气,指了指襄阳城方向,“如此厮杀,生灵涂炭,朕……我心实在难安。孙文台猛攻不休,城内兵民死伤日增,不知这襄阳,还能坚守几时?”

诸葛亮走到刘冲身边,与他并肩而立,目光同样投向那烽火连天之处,沉吟片刻,缓缓道:“襄阳城坚池深,粮草储备充足,黄祖、蔡瑁亦非庸才,拼死坚守,孙文台欲要速克,绝非易事。”

“然则,久守必失。”刘冲眉头紧锁,“北面曹操新败,冉闵、吕布北趋颍川,无人能牵制孙坚。刘景升……唉,恐难持久。”他言语中对刘表已无多少尊敬,直呼其名。

诸葛亮微微颔首,话锋却是一转:“襄阳能守多久,在于城内军民之心,亦在于城外孙军之势。然,亮更想知晓,陛下观此天下汹汹,诸侯逐鹿,心中……可有大志?”

刘冲闻言,身躯微微一震,霍然转头看向诸葛亮。只见对方目光清澈而深邃,正平静地注视着自己。

这句话,直指核心。

刘冲沉默良久,方才深吸一口气,低声道:“不瞒孔明兄,我自幼被立为天子,然有名无实,如同傀儡。先是被张让、刘表等人扶持,后又困于这襄阳一隅。眼见豪强并起,汉室威严扫地,四方黎民受苦,我……我岂能无动于衷?我欲振兴汉室,扫平群雄,还天下一个太平!然……”他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势单力薄,如之奈何?”

诸葛亮静静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看得出,这位少年天子并非庸碌之辈,确有澄清天下之志。

“陛下有凌云之志,乃天下之幸。”诸葛亮轻摇羽扇,虽是天寒,却似已成习惯,“然欲成大事,需明势,知人,善策。陛下以为,当今局势,关键在何?”

刘冲思索片刻,道:“关键……在于力?谁兵强马壮,谁便可得天下?”

诸葛亮却摇了摇头:“力固然重要,然非根本。高祖起于微末,光武中兴汉室,岂独恃力耶?根本在于‘势’与‘名’。”

他顿了顿,为刘冲细细剖析:“如今天下大乱,根源在于汉室失‘势’,威信不足以慑服诸侯。而各方诸侯,虽拥兵自重,却多缺乏‘名’正言顺的大义旗号。袁绍四世三公,然优柔寡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指洛阳天子刘协),然其本身被视为阉宦之后,名声有瑕,且新败于叶县、汉水,根基动摇;冉闵、吕布,勇则勇矣,然与国贼王允牵扯,行事暴戾,难获士林之心;孙坚虽勇烈,据江东,攻荆州,然其行为与强盗何异?强攻帝乡,已失大义。”

“那……朕呢?”刘冲忍不住问道。

“陛下乃先皇子嗣,名正言顺继承大统,此乃陛下最大之‘名’!”诸葛亮目光灼灼,“然陛下困于襄阳,‘势’不由己。刘景升外示忠顺,内实割据,陛下之令,不出王府。此乃陛下之困局。”

刘冲听得入神,连连点头:“孔明兄所言极是!那依你之见,朕当如何破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