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文官反对(1/2)
“妹妹,你掐我一下,我是不是在做梦。”薛蟠满脸不相信的神情。贾琮可还比自己小几岁。又怎么能立下如此大功呢。自己一定是在做梦。看到哥哥这幅夸张神情,薛宝钗白了一眼。
眼神有些痴痴的看着面前的皇榜。贾琮竟会立下如此惊天大功。不可思议。
着实有些不可思议。薛宝钗有些想不到通。
贾琮只是一个小小的十五岁少年。比哥哥薛蟠还要小上三岁。
看看眼前哥哥这幅样子,两人一对比,还真是有些天差地别。“妹妹,你看傻了?”薛蟠两个手掌,在薛宝钗的眼前来回晃动。
估计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贾琮的惊天战绩,给震惊到。
“妹妹,明日咱们还是出城迎接下琮哥儿吧。”“咱们家可是还有着香皂生意,还没有和他交接呢。”薛蟠手舞足蹈的对着妹妹薛宝钗说。在他看来。
贾琮现在应该属于整个乾朝位高权重的行列。若是能和贾琮搭上关系。
自己以后,在京城也算是横着走的富少。再也不用担心,那些武勋子弟的欺负。薛家在金陵城,还能有几分重量。但来到京城,完全不够看。这是还真是国公遍地走,公侯不如狗。当然也不是说的,真有国公在世。多说的是国公府的子弟。还有公侯府的子弟。
与他们这些显赫的身份相比。薛蟠一个皇商子,完全不够看。在京城时候,一些重要的场合。他都是拉着贾琏一起去。现在贾琮立下如此大功。
俨然已经成为京城年轻一代武勋子弟第一人。若是能与贾琮攀上关系。想想就觉得有面子。
旁边的薛宝钗,哪里看不出哥哥的心思。
立马开口警告道:“我警告你,咱们与贾琮只是合作伙伴,若是你借用他的名号,干一些不正经的事儿,我第一个去举报你。”
薛蟠冷汗直流。
面前这个妹妹,还真是手下不留情。竟然要去举报他这个亲哥哥。不过薛蟠对妹妹甚是宠爱。她的话,自己一直都是言听计从。
“好妹妹,我又怎么能干些不着调的事儿呢。”“我的人品,你还是知道的。”薛蟠开始讨好薛宝钗。
看到哥哥这幅样子,薛宝钗也懒得继续说教。反正薛家早晚都要交到他手里。自己不可能一直帮着他看着薛家。
兄妹俩在皇榜前又说了会儿话,便起身朝着荣国府的方向走去。这次第一时间回京城。
是为了贾琮手中的几个薛家铺子。当初离开京城时,薛姨妈以为京城守不住。
便低价将薛家在京城的几个商铺,全都卖给了贾琮。如今京城守住了。
薛姨妈算计着,想从贾琮手里将那几个铺子原价买回来。于是便让薛蟠兄妹先过来看看。能不能与贾琮说说。
她自己,则是在金陵,从贾母那里入手。希望贾母能劝说贾琮一番。贾家与薛家为老亲。
借着这个关系,薛姨妈希望将铺子给买回来。那可是京城最繁华地段的铺子。平白无故出售给贾琮,薛姨妈有些不甘心。第二天一早。
雍熙帝龙瑾禅,在太和殿召开早朝。开始商议此次守京城武将的奖赏。为了维持守卫京城后勤的正常运转。京城还留下不少文官。
加上贾赦等武将,也算是聚集了大半个朝廷。龙瑾禅未来之时,众臣便议论纷纷。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内容。
但都默契的不谈论。
一切还是要看雍熙帝的决断。就连内阁首辅徐阶,也只是有建议权。真正的裁断权,在雍熙帝龙瑾禅手里。确切的说,在太上皇和雍熙帝那里。“皇上驾到!”
夏守忠在高台上大喊。
众多朝臣喊了几声万岁,走了下表面形势。等到龙瑾禅坐在龙椅上。朝会的内容,才真正开始讨论。坐在龙椅上的雍熙帝,首先开口。“牛继宗听令!”
“镇国公府,一等子爵牛继宗,在此次京城抗击匈奴过程中,卫国尽忠,勇武有佳,特爵位加封为列侯,号虎威。”
嘶!
众多武将倒吸一口凉气。想不到。
真是想不到。
这次皇帝的手笔竟会如此之大。竟然直接给了牛继宗列侯爵位。列侯在彻侯之下。也算是二等侯爵。
仔细算算,镇国公府的富贵,又可延绵三辈子孙。“谢陛下!”牛继宗跪谢接旨,眼神中透漏出激动神色。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子爵便是终点。想不到,竟会获得列侯。
虎威侯牛继宗。
内阁首辅徐阶,听到牛继宗封了列侯,没在意。只是一个虚名,不足为惧。
没有封具体的食邑,也没有领具体的官职。不过是皇帝为了笼络人心的手段。接下来的时间,都是此次参战将领的封爵。倒是牛耕小小的亮眼一番。封县侯,食邑两百户。陈敢与牛耕同样如此。
两人在一片老迈武将中,能获得如此爵位,还有具体食邑。已经算是非常两眼。
牛继宗一脸骄傲的看着周围。镇国府一门双侯,也算是一门佳话。果然。
当初让儿子跟着贾琮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整个参与守城的武将,只有贾赦没有受封。太和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贾赦身上。他们都很好奇,贾赦能得到个什么爵位。众人屏住呼吸,都不敢多喘气。
站在台阶上的夏守忠,缓缓打开手中的圣旨开始念道:“贾赦听旨!”“荣国府贾赦,救大乾于水火之中,抗击匈奴于京城外。”
“后又派其子贾琮追击于长城,正面击溃匈奴骑兵。”“特加封贾赦为荣国公!钦此!”这!
听到贾赦竟被封为荣国公。大殿中的所有人,全都炸开了锅。怎么可能!
他们承认,贾赦作为兵部尚书,指挥了京城保卫战。但这功劳,也不够封国公吧。太祖规定,非巨大功劳,不可擅封国公。
先荣国公贾代善,因太上皇的从龙之功,又加上后续经历各种生死大战。才被加封为荣国公。
可贾赦仅仅只是指挥了京城保卫战。却被加封为荣国公:他们不服。
武将们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他们都从这次京城保卫战中得了好处。但文臣们那边却炸开了锅。
首先开炮的便是一群言官。
凭什么,贾赦只是打了一仗,便成为国公。
“陆下,贾恩侯此战贡献很大,但其军功,也不够封国公吧!”“若是这样封爵有失公允,那以后礼制崩坏,大乾危矣!”有人开了口子,众臣全都复议。
一时间,整个太和殿,因为贾赦封国公的事儿。乱成了一锅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