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人族圣朝:从商纣五皇子开始 > 第170章 佛道之辩

第170章 佛道之辩(1/2)

目录

翌日午时,东鲁主城外的开阔地上,已是人山人海。一座临时搭建的木台立于中央,台上仅设两席。百姓、学子、军士,乃至闻讯赶来的周边诸侯探子,皆翘首以盼。空气仿佛凝固,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与期待。

西方教众僧早已静坐于台下一侧,低声诵经,梵音阵阵,试图在论战前先营造出他们的氛围。为首的老僧摩诃,面容枯槁依旧,眼神却如古井,深不见底。

时辰一到,一道金光自城主府掠出,轻飘飘落于台上。光芒散去,殷星现身,未着冕服,只一袭简单的玄色深衣,长发以木簪束起,周身无丝毫法力威压外泄,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令人心折。

他目光平静扫过台下万千民众,最终落于摩诃身上。

“大师欲论道,请。”殷星伸手虚引,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寻常交谈。

摩诃缓缓起身,踏上木台,合十为礼:“阿弥陀佛。殿下爽快。贫僧斗胆,请问殿下,您施新政,兴农工,强军伍,使东鲁富庶,百姓安乐。然,此等安乐,可能长久?众生奔波劳碌,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此乃世间根本之苦。富庶可能解此苦?强权可能灭此厄?殿下之法,终是外道,未触及苦海根源。”

声音不高,却带着奇异的力量,敲击在每个人心头,让许多原本因东鲁富强而欣喜的民众,也不禁生出几分迷茫与怅惘。

殷星并未直接反驳,反而微微颔首:“大师所言众生皆苦,确有道理。生老病死,确是天道循环,无人可免。”

摩诃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道:“殿下既知此理,当明唯有放下对尘世虚妄的执着,皈依我佛,修持佛法,方能超脱苦海,往生极乐,得真正大自在。”

“超脱?往生?”殷星轻笑一声,笑声中却无丝毫暖意,反而带着一种锐利,“大师所言极乐,在何方?可有谁人亲眼见得?所言来世,为何物?可能担保此生行善,来世必得福报?若不能,与空中楼阁、镜花水月何异?以此虚无缥缈之承诺,换众生此生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大师,此非慈悲,此乃……愚民!”

最后二字,如金石坠地,铿锵作响,震得摩诃周身梵音微微一滞。

“殿下岂可妄议佛陀净土!”摩诃面色微沉。

“非是妄议,而是务实。”殷星踏前一步,声音陡然拔高,盖过所有杂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吾只问大师,饥肠辘辘时,是一碗粟饭能解苦,还是念诵千遍往生咒能充饥?疾病缠身时,是一剂良药能除厄,还是跪拜泥塑木雕能愈体?外敌入侵时,是锋锐刀兵能护家,还是默诵忍辱波罗蜜能退敌?”

一连三问,如重锤击鼓,砸在众人心间。许多百姓下意识地点头,他们最朴素的认知被唤醒了。

“吾之道,非是虚无来世,而是立足当下!让人人有饭食,有衣穿,有屋居,病有所医,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让这人间,少些饥寒之苦,少些战乱之痛!让众生凭自身之力,挺直脊梁,掌控命运,而非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之神佛,卑微乞求来世施舍!”

“此乃人道自强之路!或许仍有生老病死,但活着的每一天,都能更有尊严,更有希望!而非如尔等所言,视此生为苦难煎熬,只盼虚妄来世!”

轰!

话音落下,冥冥之中,东鲁大地上空汇聚的人道气运仿佛受到牵引,轰然震动!无数百姓眼中绽放出光彩,那是被点醒的认同,是被激发的自强之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