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首阳山行(1/2)
首阳山那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如同投入殷星心湖的石子,涟漪虽已平复,痕迹却深印心底。太清圣人老子,立于人教,执掌太极图,位居六圣之首,其态度暧昧,远比元始天尊的明确敌意更令人忌惮。然,【人道封神榜】的炼制不容耽搁,首阳山之铜乃其筋骨,不可或缺。
殷星没有派遣使者,没有调动大军。在彻底稳固圣王之位,将朝政暂交恶来、雷豹与万象院共同执掌后,他一步踏出,空间折叠,身形已出现在首阳山地界。
首阳山并非险峻奇绝,反而透着一种中正平和的韵味,山势沉稳,灵气内敛,一草一木仿佛都暗合自然之道。然而,越是靠近,一股无形的压力便越是厚重,仿佛整片天地都在排斥着这位带着过于“喧嚣”人道气息的来访者。
行至山腰,前方景象骤然变幻。一座看似简朴,却蕴含着至高道韵的宫观虚影浮现,匾额之上“八景宫”三字流转清光。宫门紧闭,门前并无童子守卫,只有一幅虚幻的图卷悬浮于空,缓缓旋转。
那图卷外包霞光,内蕴天地,地水火风环绕,阴阳二气流转,正是先天至宝太极图的一道投影。它并未散发杀伐之气,只是静静地存在于此,便仿佛划定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隔绝了内外,衍化着万法归于无极、动复归静的道境。
硬闯?莫说他此刻尚非圣人,即便是寻常圣人,面对太极图本体也要费尽周章,何况这虽为投影却蕴含本尊道韵的屏障。
殷星在太极图虚影前十丈处停下脚步。他并未运转法力试图强攻,也未施展空间神通绕行。他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体内那轮已化为紫金色圣王气运的光环,引动那浩瀚磅礴、蕴含着亿兆生灵意志与“有为”精神的人道愿力。
他伸出右手,掌心向上,一缕精纯至极、散发着文明火光、变革气息与守护意志的紫金色愿力,如同涓涓细流,自他掌心流淌而出,并非冲向太极图,而是轻柔地、缓慢地浸润向那幅衍化着“无为寂静”之道的图卷投影。
嗤——
一种微不可察的消融声响起。并非激烈的对抗,而是两种截然不同“道”的碰撞与交融。人道愿力中那蓬勃的、向上的、不断创造与改变的力量,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进那追求永恒寂静与回归本源的太极道境之中。
太极图投影微微震颤,其上演化的地水火风似乎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滞涩,那完美的阴阳循环,被人道这种代表着“变数”与“发展”的力量,注入了一丝不和谐的“动”因。
它没有反击,因为殷星并无恶意,只有探寻与请求。这愿力并非破坏,而是一种“存在”的证明,证明着另一种与“无为”并行不悖的道路正在洪荒茁壮成长。
僵持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那缓缓旋转的太极图虚影中心,阴阳鱼眼交汇之处,光芒微微一闪,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扭曲不定的光门,悄无声息地自行开辟出来。这是阵法在“道”的层面,对另一种“道”的认可与放行。
殷星迈步,踏入光门。
眼前景象再变,并非辉煌殿宇,而是一处简单的草庐。庐前有一株古松,松下坐着一道模糊的身影,仿佛与周遭天地融为一体,正是老子的一具化身。化身面容不清,唯有一双眸子,清澈如同古井,倒映着世间万象,却又仿佛空无一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