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 第507章 雪夜离城

第507章 雪夜离城(1/2)

目录

夜,浓稠得仿若浸了墨,唯有雪片在狂风的肆虐下,于天地间疯狂砸出“呜呜”的呼啸,漫卷成一片混沌的冷白。风裹挟着雪沫子贴着地面横扫,将整个介休城隐匿在嘈杂的风雪之中,连空气都仿佛被冻得发脆,透着彻骨的寒意。

不知何时,介休城南门悄然从里面被缓缓推开,“咔嗒”一声开门的轻响刚一泄露,便瞬间被漫天呼啸的风雪无情吞噬,余响还未及扩散多远,便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五千多轻骑悄然贴着墙根有序而出,马蹄早用厚麻布裹得严严实实,踏在积雪上,仅发出极轻微的“噗”声。这点细微动静,完全被狂风卷雪的“呜呜”声所掩盖,近在咫尺的城垛里根本察觉不到。而刚踩出的脚印,眨眼间就被风雪迅速覆平,连半分痕迹都不曾留下。

城门角楼上,六七个兵卒蜷缩在铺着干草、垫着厚褥的床铺上歇息。风雪不停地拍打着窗棂,发出“簌簌”的轻响,屋内烧着的火炭偶尔迸出几点火星,“劈劈啪啪”的脆声混着风雪声,成了角楼里唯一的动静。

不少人蜷着身子,脑袋深埋进臂弯,已然睡熟,鼻息间满是厚重的鼾声。唯余下两人依旧清醒,一个老卒紧抱着小酒坛,凑到坛口深深嗅着那浓烈的酒香,喉结不由自主地悄悄滚了滚,可最终只是把坛口盖得更紧些,半口都舍不得尝。在他旁边,年轻兵卒蜷缩着抱膝而坐,正呆呆地望着炭盆里跳动的红火炭发愣,连风雪拍打的窗声都充耳不闻。

“许老哥,你说咱如今算哪路人的兵?”年轻兵卒把声音压得极低,眼神里藏着几分苦涩与迷茫,“五年前,家里实在凑不出替代徭役的钱粮,没辙才进了这军伍。那时候还是大隋朝的天下,城头飘的还是杨字大旗,可那会儿日子苦啊,就算入了伍,家里的赋税也没减多少,一家人照样难吃上一顿饱饭。”

姓许的老卒微微一怔,幽幽地叹了口气,眼神有些迷离,却没有打断他。他心里清楚,这年轻小卒比自己小十二岁,今年二十三岁,原本家里有几分薄田,还读过两年书,可当年赋税太重,实在没办法才投了军,这一待便是五年多。

“后来城头换了李字旗,介休成了李唐的地盘,日子也算是好了些。”年轻兵卒神色蔫蔫的,语气也提不起劲,嘴里接着道:“若不是当时爹娘还在,我真想跟着义军去长安瞧瞧,听说那城里可豪奢了,房屋挨挨挤挤,坊肆又大又规整,城外更是一片连着一片的肥沃良田……”

他顿了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担忧:“再后来,刘大王攻占了介休城,对着城里百姓搜刮了一遍,不过倒没为难我们这些守城门的兵卒。日子也算没彻底垮了,总算还能有口饭吃。可谁知道这局势还会不会再变呢?”

“可前几日,城里又换了批人,那些穿银甲的骑兵透着股神秘,出入都带着面巾,后来又换成了铁面罩,看着挺唬人的。”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松动,“不过他们对百姓是真好,不搜刮钱粮,也不抢婆娘,反倒送了不少接济。我们也算跟着过了好日子,分了双倍粮饷,今日还有这烈酒喝。听说这酒在长安城里,十贯大钱才买得到一小坛,如今竟能让我们敞开了喝……”

“曹书生,你小点声!”许老卒抬手按了按他的胳膊,眼神飞快往睡着的兵卒那边扫了一圈,又把声音压得更低,神色严肃地说:“可别被这些表面好处诓骗了,这年头,哪有平白给好处的道理?你忘了三日前从东门出征的那两万人?到现在,除了那些银甲骑兵回了城,余下的人连个影子都没见着,想来是已经……”他话没说完,只轻轻摇了摇头,眼底多了几分沉郁与忧虑。

曹书生先是一愣,接着猛地摆了摆手,一脸不在乎地低声说道:“许老哥,那两万人死活跟咱们没关系!他们本就是刘大王的人,当初进城时把百姓搜刮得狠极了,简直是刮地三尺,现在怎么样,跟咱们可没关系,即便是死了,那也是报应!而且,这银甲军对咱们好,说不定真能让咱们过上好日子!”

“哼,你就别天真了!”许老卒皱起眉头,不满地瞪了曹书生一眼,“这乱世之中,人心叵测,哪有这么简单的事?万一他们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咱们这些小兵可就成了炮灰!”

“许老哥,你就是想得太多了!”曹书生有些激动地反驳道,“你看看现在,咱们有酒喝,有饱饭吃,这日子不比以前强多了?就算他们真有目的,只要能让咱们活下去,又有什么关系?”

“你……”许老卒气得说不出话来,狠狠瞪着曹书生,“你这小子,怎么就不明白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