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 第545章 粮事扰东宫

第545章 粮事扰东宫(2/2)

目录

李建成按在眉心的手骤然停下,恍惚的眼神瞬间收了回来,他指尖轻轻蹭过案沿,沙哑的嗓音里添了几分无奈:“怎又是他,请他进来罢。”

不多时,身着绯色官袍的窦琎缓步走进正堂,进门后躬身行礼时,声音里的急切比晨间更甚:“臣窦琎,见过殿下。”

“窦尚书,晨早你提及之事,孤已然应承,不过半日功夫,你又何必如此急切地跑一趟?”

李建成有些无奈,沙哑的嗓音里带着几分疲惫,紧锁的眉头虽松了些,眼底的倦色却没淡去,“莫非是事情又出了变故?”

窦琎躬身垂首,语气既焦灼又无奈:“启禀殿下,兵部尚书刘大人自午后起便一直派人来催,后来刘大人竟直接赖在民部衙署不肯走,嘴里句句不离粮米调拨的事,臣好说歹说都劝不动,实在无计可施,只能来求殿下及早援手,为臣解围。”

李建成闻言,眼底的倦色瞬间被几分凝重取代,心里无奈地深叹了一口气。今日早朝时,父皇随口应承为东西二营地调拨粮米三千石,以安京畿守城兵将之心。

可父皇只随口一句话,却没细问藏库粮仓现存粮米为几何,本就需优先供应救灾之用,民部哪里能轻易凑出三千石?

他指尖在案沿轻轻敲了敲,沙哑的嗓音里带着几分沉郁:“刘政会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父皇早朝的话他记着,藏库的难处他偏装作不知,这是故意把难处丢给民部,免得守城将士出了动乱而承担罪责。”

“殿下此言,朝堂上下何人不知,可民部也实在是无计可施!”

窦琎躬身的幅度又大了些,语气里满是为难与无奈,“半月前刚给晋阳前线调去五千石粮草,藏库余粮本就捉襟见肘,眼下关中、京兆、华州刚遇雪灾,不少州县还等着拨付粮米赈灾,若再匀出三千石给东西二营,赈灾的粮本就不足,到时候灾民无粮可领,恐生乱子,臣实在是没办法了。”

说着,窦琎面带悲戚之色,念及民部的窘迫,忍不住抬起长袖掩面,声音带着几分哽咽:“臣昨日还收到华州奏报,说城郊已有灾民冻饿交加,若赈灾粮再迟些,不知还要冻饿多少人……可东西二营的粮米,陛下当朝颁了旨意,臣也不敢拖延,实在是左右为难!”

李建成见状,连忙起身离座,伸手将窦琎扶起,沙哑的嗓音里多了几分安抚:“窦尚书不必如此,孤知道你难。赈灾与军需皆是大事,断不会让你独自为难。”

“救赈雪灾乃是关乎民生,绝不能缓,东西二营的粮米是父皇亲口应下的,也不能食言。既然如此也罢,你先回衙署,传孤的话,从东宫私藏之中先调拨五百石粮米应急,余下的两千五百石,孤去求见父皇,求他暂缓几日调拨,容孤想想法子募集便是。”

窦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连忙躬身谢道:“多谢殿下!殿下此举,不仅解了兵部的燃眉之急,更是救了万千遭灾百姓!”

李建成却是摇了摇头,扶着他手臂的手轻轻拍了拍,沙哑的嗓音里带着几分清醒的沉郁:“先别急着谢。父皇既在早朝应下了军需,如今要改口暂缓,怕是要费些口舌。”

“再者,晨早你求助于孤时,孤便留了心,今日出宫巡视粮仓,也特意翻了各州呈上来的账册,去岁不少州县接连遭了旱灾、洪涝,粮食本就歉收。如今已是端月,关中大雪依旧未停歇,太史局更断言今岁春汛恐比往年早,到时候沿河州县又要忙着防涝。后续赈灾、防涝哪样离得开钱粮?这些事,民部也该提前筹谋,不能只盯着眼前的粮仓。”

窦琎听着,眉头拧得更紧,连连点头:“殿下所言极是!臣也忧心此事,只是眼下军需催得紧,赈灾的事又迫在眉睫,臣一时也……”

李建成松开扶着他的手,转身走回案前,指尖无意识地扫过案上摊开的粮册,抬眼看向窦琎时,语气多了几分郑重:“你先回民部衙署,稳住刘政会,莫要让他在衙署里闹腾起来,稍后孤换身衣裳,便去父皇那里走一趟,军需与赈灾之事,孤自会与父皇禀明由来。”

窦琎闻言,悬着的心终于落定,忙躬身叩谢:“臣谢殿下体恤!臣这便回衙署候着,静等殿下消息!”

说罢,他又恭恭敬敬行了一礼,这才转身快步退出殿外,脚步比来时稳了许多。

待殿门重新合上,李建成才缓缓走到窗边,望着外面覆雪的庭院,眉头依旧未舒。父皇的许诺、兵部的紧逼、窦琎的为难,还有关中的灾情,桩桩件件都压在心头,这一趟去见父皇,怕是又要费一番唇舌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