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 第562章 烛影夜谋

第562章 烛影夜谋(1/2)

目录

烛火在铜制灯台上明明灭灭,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投在斑驳的木墙上,像摇曳的幻影,冷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卷起地上几片枯叶,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却吹不散满室凝滞的气息。

林元正攥紧的拳头上青筋隐现,眉头拧成疙瘩,显然还陷在抉择的两难里,一旁的林安垂着眼,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神色复杂深沉,时不时抬眼瞥向林元正,又很快低下头。

唯有刘长宏自若地端坐在木椅上,指尖捏着茶盏轻抿,眼神冷定如霜,仿佛方才那番狠绝谋划与眼前的凝滞氛围,都与他无关,只余茶盏里飘出的淡淡热气,在冷空气中很快散了去。

林元正沉吟良久,粗糙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凉的桌沿反复划动,留下几道无形的痕迹,却始终未能出声。僵持中,倒是耳旁先响起了林安带着几分迟疑与谨慎的询问声。

“刘先生,”林安抬眼望向刘长宏,喉结微动,声音略显干涩,“此求快之策,虽则立竿见影,然……终究有伤天和,恐波及太多无辜性命,心下实难安稳。不知刘先生先前所提及的另一求稳之策,具体……又是如何行止?”

林元正闻言,仿佛被点醒一般,猛地从纷乱思绪中回过神,目光倏地投向刘长宏。

方才他全然被那“屠戮满门”的酷烈手段所震慑,心神激荡间,只顾纠结于对错善恶,竟忘了刘长宏此前确曾言明有两策可供抉择。

此刻经林安提醒,他恍然惊觉自己险些漏掉了关键,紧锁的眉头不自觉地舒展了半分,眼底深处燃起了几分期待。

“刘师,”他的声音因之前的沉默而略带沙哑,语气却急切了些,“还请不吝赐教,明言另一良策。”

刘长宏将二人脸上那毫不掩饰的迟疑与骤然松缓的神色尽收眼底,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抹了然于胸的浅淡笑意。他从容地将茶盏轻置于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微响,指尖随之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叩击了两下。

“看来家主与林安,都觉得这求快之策有些过于酷烈,有违仁恕之道了?”

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先点破了二人的心思,继而才缓声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既然如此,那便行此求稳之策,其核心,在于‘以粮米为战’。”

刘长宏身子微微前倾,声音沉了几分:“这三家皆以粮商起家,积攒十数载,根基全在粮铺与粮道上。那我们,便从此处入手,直击其要害。”

“西市本就毗邻城西、城南,西市粮行眼下局面已稳,明日,我们便同时在城东、城北,再开两家新粮行,一律以平价售粮。他们要囤积高价,便让他们囤个够,我们要的,是让他们……有粮无市,徒呼奈何。”

“刘先生,只不过,”林安忍不住插言,眉头忧虑地皱起,“若他们三家眼见市况有变,也跟着降价售粮,与我们打一场粮价之战,届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岂非成了僵持之局,徒耗钱粮?”

“刘师,我知晓此计是要与他们玩粮价之战。”

林元正眉头未松,语气里带着几分顾虑,继而道:“虽说……虽说我们如今库中粮米,多是从贼人处缴获而来,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商战之道,在于长久。若一味压低售价,恶性相争,即便短期内能令百姓得些实惠,于我们林家而言,也不过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之战。长此以往,耗费时日不说,我们带出来的这点家底,又怎能真正撼动这三家扎根沧州多年的粮商?”

刘长宏听罢,唇角微扬,溢出一丝成竹在胸的笑意,轻轻摇了摇头。

“家主无需担忧。只要明日粮行撤去那限购一斗米的规矩,敞开售卖,我自有谋划,能让他们一步步倾家荡产,自毁根基!”

林元正目光微凝,指尖在桌沿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陷入短暂的沉思。堂内只闻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片刻后,他终是缓缓颔首,做出了决断:“既如此,那此事便全交由刘师作主。只是……今夜之事闹得不小,倘若另外两家起了疑心,察觉是我们在背后动手,会不会给我们招来麻烦?”

刘长宏闻言,竟发出一声极轻的冷笑,语气淡然中透着一丝不屑,“便由得他们去猜,去疑心,即便真让他们勘破其中玄机,他们又能如何?”

他端起已然微凉的茶盏,指尖摩挲着杯壁,眼底却掠过刀锋般的冷芒:“即便真让他们猜中其内缘由,他们又能如何?今夜之事,明面上本就是盗匪纠集护院、持械劫掠,已是重罪,他们若敢声张,反倒先落了把柄在官府手里。”

“至于暗地里,若他们还敢耍手段使坏,那便干脆将其屠戮干净,永绝后患,我等无需担忧。”

林元正沉默片刻,终是深吸一口气,缓缓颔首:“好,便依刘师之计行事。”

他指尖松开,先前紧绷的肩线稍缓,只是眼底仍掠过一丝复杂,随即语气添了几分决绝,补充道:“只是若后续这三家还敢寻事,真要动起干戈,那也无需再留半分仁慈,毕竟,我们的心软,本就不是为了助长恶人的气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