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快婿 > 第375章 通道与后勤

第375章 通道与后勤(1/2)

目录

烈日高悬,阳光炙烤大地,满面灰尘的民夫和马车驴车排成长龙,沿着两道半腰高的墙中间缓缓前进。

大路靠着黄河,沿着戈壁边缘前进。

草木稀疏,连个遮阳的地方也没有,昼夜温差大,白天烈日炎炎,晚上冷风呼啸。

王仲赶着车,嚼着炊饼缓缓向前,整个人轻松惬意很多。

里长已经回家了,不过还有不少同乡的人追随大帅继续向西。

官军收复柳林后,给他们这些最初被招募来的每人发了半石粮食,一贯钱。

他与诸多同乡匆匆忙忙回到家,幸运的白毛兵只占据柳林城,柳林县下的村镇里他们没去。

加之村里人得到县城被白毛兵占了,在那边杀人的消息后都不敢外出。

村里人都没事,妻子儿子都安好。

见他回来哭成泪人,儿子不懂,他们哭也跟着哭。

听闻官军的胜利,村中敲锣打鼓,里长组织了人祭拜神社祖先。

不过没多久后,官府又下文书,重新招募民夫,听说是大军要深入代国作战。

乡亲们怨声载道,奈何是官府已经下了命令。

里长把乡亲们聚集起来讲道理,说了柳林城百姓的惨状,如果没有官军来,他们也会是同样的下场。

现在官军打仗拼死拼活,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总不能什么都不帮,不然以后白毛兵还杀回来,谁会救援他们。

而且回来每个人还能得半石粮食和一吊钱呢。

许多人都说动,之前没有去的年轻人也响应官府。

他则把钱粮留下,又请里长帮忙照顾妻儿,第二次踏上跟随大军的征途。

他这回单纯为报答大帅的恩情。

这次里长没来,经历之前的折腾,他年纪也大了,这不疼那疼。

县里鉴于他的表现,提拔他为户长。

负责这次领乡里的年轻人到县城集合报道。

路上遇到许多太行山东面来的,还有河北来的民夫。

他们千里迢迢而来,抱怨更大,自己跟他们说赵大帅的好,结果讨不了好脸色。

有好几个跟他说家里的秋收要耽搁,五个儿子,两个被征调之类的。

王仲不是愚笨的人,慢慢他就不再多说了。

他知道大家处境不同是很难共情的,想他们被白毛军蹂躏,烧杀抢掠,像牲畜一样对待。

所以家里哪怕只有一个男丁,留下妻子孩子也愿来前线的不少。

而其他各地的百姓自然有怨言,战没打到他们头上,白毛兵没杀他们的亲人朋友,谁愿意帮忙。

王仲是个小人物,几乎没读过书,但在这半年里,艰难困苦乃至危险之中,里长给他讲过许多过去的故事。

他不傻,反而学得很快。

他知道这些被迫来的人最后肯定都会抱怨到赵大帅头上,那么多人,总不可能怪皇帝吧,这是民意。

不过他知道自己这点担心没什么用,国家大事可轮不到他管。

正想着,一个年轻将领骑马,身后跟着七八名骑兵从后面上来。

他看出这正是一开始他们跟着去克胡寨,打了败仗那个年轻将军。

又走半个时辰,到前方村子中暂时休息,补充水袋。

他去给马打水时,正好遇到那年轻将军,说了两句对方看着他,神色复杂。

随后竟问起为什么当初在克胡寨他们要逃走。

王仲回想当时的事,还有死在那的同乡,既痛苦悲伤又有些气愤。

他略带怒火向年轻人说了他们遭遇的事。

随后颇为嘲讽的说:“白毛兵都知道我们这些搬运粮食的是关键,专门挑着我们打,难道将军统帅军队却不知道吗?

在梁州南面的时候大帅派一万多人保护粮道,白毛兵拼命过河也想烧了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