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同步卫星研究计划书(2/2)
遥控就是能向卫星发送指令,控制其姿態、轨道、开关机等,就是给卫星“下达命令”,
这个国內目前只能遥测与遥控简单的命令,这一个放在同步卫星上就有些不够看了。
一条条写下来,关於同步卫星的研究技术书,李梟足足写了30多页,这还只是最初步的一个计划,並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研究事项,那些研究都需要再一次进行开会討论。
至於运载火箭。
有很多款运载火箭可以选择,像是像是毛熊的质子k號,这一款火箭运载能力达到了5吨,完全可以发射同步卫星。
还有阿里安1型、n-i/h-、大力神iiic、德尔塔、宇宙神系列还有长征三號,都是可以把同步卫星送上天的运载火箭。
而这几个中要说製造最简单的就是帝的雷神系列。
之所以雷神系列简单,这是因为雷神系列火箭的基础是pg-17“雷神”中程弹道飞弹,这种“飞弹改火箭”的路径意味著有著非常扎实的基础,无需从零开始,大大降低了研发门槛和不確定性。
其次就是它使用的是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虽然煤油效率不是那么优秀,但它的处理、储存和发动机设计都相对简单可靠。
但李梟可没有pg-17“雷神”中程弹道飞弹,在没有这款飞弹的情况下,想要製造出来就难了。
至於其他几款运载火箭,难度其实都大差不差。
像是德尔塔系列,它的技术难点则是使用了rs-68大推力液氢液氧发动机,但这一研究也不顺利,让火箭模块化出现了问题,研究了10年最后才研究完成。
质子號也是如此,使用了先进的大推力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这个在这个年代也是比较难突破的技术。
还有阿里安1型,它的製造难点到是不在技术上,因为它是多个国家一起设计的,所以阿里安1型运载火箭,需要协调西欧十多个国家的工业力量和技术標准。
当然说不难也是相对的,阿里安1型,它最难的技术就是第三级的製造,因为阿里安1型火箭的氢氧对第三级性能要求很高。
至於国內的长征三號,它的难点在於火箭的第三级,它採用了高性能的液氢液氧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这年代本身就是一种顶尖的技术,其次的难点在於,这台氢氧发动机必须具备在太空中二次点火的能力。
也就是说火箭在第一次关机、经过漫长滑行后,发动机必须要能在微重力环境下可靠地再次启动,这对发动机技术、推进剂管理和控制系统都是极致的考验。
想了想最后李梟还是打算全力攻克长征三號,虽然这款比起这个年代其他几款运载火箭来讲,製造难度要高一些,但毕竟是一脉相传,只要能够攻克液氢液氧上面级发动机技术,那么这款运载火箭就能成。
至於其他的运载火箭,或许从单个技术上看要更简单,就比如大推力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但整体下来就难了。
毕竟人家运载火箭的製造都是有了基础,他如果拿过来就等於从零开始製造。
还不如最开始就以长征一號为基础,研究液氢液氧上面级发动机技术,再者这一项技术在未来也是必须拥有的一项技术。
虽然关於国內最早的液氢液氧上面级发动机,也就是yf-73他找不到详细的资料,但確实能找到很多关於这种发动机的论文,以及研究过程之类的內容,完全可以辅助加快这一发动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