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蟒型车技术(2/2)
两棲推进与密封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密封以及水上行驶能力的设计,要实现水上浮渡与水下推进,同时保证车体密封性。
这个想要解决也简单,採用排水型船型设计就可以,其平底结构增大浮力。
水上推进和山猫车一样,双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都可以,这个推进器是由独立液压马达驱动,然后通过传动轴与车体尾部的密封舱连接,就能完成这一系统的设计。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读好书上101看书网,s??.超省心】
至於防水能力,採用和山猫车一样的氬弧焊工艺,再加上t54/t60阻尼涂料,既防水又降噪,毕竟这一研究已经是验证过的了。
而这些最难的就是动力系统与能源供给技术了。
特別是动力系统,李梟对此深入研究过,必须使用低转速大扭矩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国內根本就没有,更何况发动机还不需具备两级涡轮增压技术,来增强高原地区的进气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確保发动机在缺氧环境下稳定运行。
对此李梟研究院了不少款发动机,像是蟒型全地形车用的就是,康明斯qsk19柴油机,这款发动机最大功率达能到760马力,匹配的是艾里逊at变速箱。
也是这一配置让蟒型车能在沼泽、雪地等极端环境中,每小时行驶30公里。
並且这款发动机还进行了模块化设计,缸体、缸盖都採用高强度铸铁,可承受22pa爆发压力,非常適合適应高负荷工况,就算坏了也很容易维修,就算是再-40c至50c环境中行驶也不在话下。
不过这款发动机在这个年代可研究不出来,要知道康明斯qsk19,研发时间可追溯至2009年。
很多技术这年代都没出现,像是高压共轨燃油系统,这种系统直到1990年代中期才商业化,开始大范围推广,这个年代还是机械泵喷射的时代,其產生的压力只有300-500bar,根本就无法满足qsk19的雾化精度和燃烧效率要求。
就更不用说全电子控制系统,这个就更不可能在这个年代研究出来,如果只是一两处使用了电子系统,李梟还能想想办法,但全电子控制系统,这个就真没办法了。
不过李梟也知道了代替的发动机。
如果是小型蟒型车的话,完全可以使用国產的上柴6135柴油机,这款发动机李梟记得今年就要定型。
它採用了直列6缸,马力达到了180,还是机械泵喷射设计,儘管功率不足,但如果採用双机並联+分动箱方案,也能够满足小型蟒型车的需求。
李梟之所以选择这款发动机,也是因为它是国內现在这个阶段,技术成熟度最高的机型之一,在之后的数年中可是累计生產出了50多万台。
不过这种设计也是取巧的设计,也比较麻烦,只能算得上是他的一个备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