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苦日子要来了(2/2)
汪厂长摇摇头。
李茂森吃著生瓜子笑而不语。
“你现在是世界著名导演,也是国內电影行业的代表人物,以后做事稳重点,稳扎稳打,不要太跳脱。“
“知道,我本来也不喜欢太张扬。”
李茂森点头说道。
“还有男女关係问题你也要注意一些,虽然现在不是过去,作风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有些事能避免就避免,不要闹到最后搞得声名狼藉,这人啊,一旦有了污点,想洗掉太难——算了,不说了,我知道你小子不爱听这个。”
“没有,你老说得对,我记著呢。”
李茂森点点头,继续吃生瓜子。
“你记著个屁,我这盘生都快叫你吃完了。“
汪厂长气呼呼地瞪他一眼,起身到屋里拿了瓶酒,要跟他喝几杯。
喝了一会儿,隔壁几个老头过来找汪厂长打桥牌,李茂森坐在旁边看了几把,发现根本看不懂那些牌什么意思,於是起身告辞。
临走时老厂长又塞了一包茶叶给他,他不要还不行。
离开老家属院,天色渐黄昏,李茂森开车回到南锣鼓巷,意外发现巷子里一个人都没有,连平时在树底下谈论国家大事的几个老头也消失不见。
正疑惑时,院子里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睏惑,亦真亦幻难取捨,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著究竟为什么,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在歌声响起后,巷子两边的院子里开始有动静,有推门的声音,有叫喊声,有孩子哭闹声——刚才消失的人好像一瞬间又回来了。
李茂森轻轻一笑,推开门走进四合院。
巩丽和李秀丽、閆小妮、伍雨娟四个坐在电视机前,议论刚才的剧情,什么刘慧芳好可惜,没嫁个好男人,宋大成太老实了,王沪生真不是个东西之类。
“有那么好看吗,一个个跟上癮了似的。”
李茂森拿著茶杯说道。
“挺好看的,你会也看看,保证会看得停不下来。”
巩丽回头笑道。
“哥,现在家都在看《渴望》,只有你不看,你会跟家有代沟的。”
李秀丽喊道。
“我看了,全都是家长短,不太符合我们这些老爷们味。”
“什么嘛,昨天报纸上说《渴望》在燕京地区收视率达到98.1%,也就是说现在所有都在看,包括你们这些大老爷们儿。”
李秀丽说完和閆小妮哈哈大笑起来。
“你身上怎么一股酒味,喝酒去了”
巩丽吸了吸鼻子。
“你鼻子真灵。”
李茂森轻轻一笑,说起刚才跟胡厂长和老厂长喝酒的事。
聊了几句,《渴望》第十二集开始了,李秀丽冲他嘘了一声,不许他再说话。
李茂森摇摇头,由於当前国產电视剧数量不多,从《西游记》到《红楼梦》,再到《渴望》,每次新电视剧上映都会引发观剧热潮,收视率常常能达到30%以上。
比起几十年后,1%收视率都算热播剧。
现在这部电视剧更受欢迎,这部《渴望》主要讲述了两个家庭,几个普通青年男女在复杂年代里的感情纠葛、命运坎珂与人性考验。
由於故事贴近生活,观看的时候很有代入感,还有演员们演技不错,將几个主要角色塑造得各有特色,像是身边的熟人一样。
电视剧在上映之后,很快收穫大批忠实观眾,收视率也衝到90%以上,成为国內第一部现象级影视剧。
从《渴望》之后,国內电视剧越来越多,看电视剧的观眾也越来越多。
后来《燕京人在纽约》《过把癮》《编辑部的故事》《东北一家人》《水滸传》《三国演义》等电视剧都获得极高的收视率。
到1998年《还珠格格》上映,华夏电视剧又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
不过这对电影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过去观眾看电影要跑到影院里买票,现在坐在家里就能免费看到影视剧,这也导致电影院上座率大幅度下跌。
前年全年观影人次162亿。
去年这个数字下降到118亿。
未来几年下跌会更厉害,一年掉落一个台阶。
到九十年代末,观影人次下跌到10亿以下。
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华夏电影的低谷期”,冰封期”。
当初在学校学习华夏电影史时,每次看到这段歷史都不禁为当时的导演们捏一把冷汗。
在这期间演员们可以靠拍电视剧养家餬口,而电影导演没资金没资源没戏可拍,只能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
现在他成了吃苦大队一员,未来十年日子恐怕会很不好过。
也因为这个,每次见大家兴致勃勃地看电视剧,他恨不得把电视机丟外边,把所有人赶到影院里看电影。
“哈哈,你们快看我哥,他刚才还说不喜欢看《渴望》,现在看到王沪生欺负宋大成他也跟著生气。”
李秀丽指著他的脸大笑。
大家都回过头看著他,哈哈直笑。
李茂森脸色一黑,在李秀丽头上敲一下,起身离开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