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请叫玄青子守护村庄的阵法(2/2)
两人并肩往晒盐场走,路上又遇到了王五和铁牛,他们刚从寨墙上巡查回来,听到有能困住北蛮的阵法,都激动不已。“主上,您说的是真的?俺们力气大,挖陷阱、插竹杆的活,俺们包了!”王五攥着铁鞭,摩拳擦掌。铁牛也跟着点头:“俺还能帮着扛旗帜、系绳索,保证把阵眼布置得妥妥当当!”
很快,叶青云就召集了村里的骨干——李村长、张叔、袁七(刚从村外探查回来),还有二十个挑选出来的年轻村民,在晒盐场的空地上集合。他把玄机子的竹简摊开,按照先天八卦图,在地上画出吴家村的地形图,再结合玄机子的讲解,一一说明阵眼的位置、四象的对应方法,还有生门、死门的设置。
“南阵(林地)属火,对应朱雀,需要在这里挂红色旗帜,堆干燥树枝;北阵(山口)属水,对应玄武,要挖浅沟灌海水,洒细沙;东阵(海边)属木,对应青龙,系绳索挂贝壳;西阵(沙丘)属金,对应白虎,插削尖的竹杆……”叶青云一边说,一边让王五和铁牛记录下来,“生门在东北盐碱滩,留隐蔽小路;死门在西南乱石堆,挖深坑设绊索。大家都要记清楚自己负责的阵眼,按规矩操作,不能出错!”
李村长看着地上的阵法图,激动地说:“青云啊,这阵法真是玄妙!有了它,咱们吴家村就多了层保障!我这就去组织村民们准备材料,旗帜、竹杆、绳索,保证尽快凑齐!”
张叔也跟着说道:“晒盐场的活我先盯着,让年轻人们先去布阵,等阵法布置好了,再回来晒盐也不迟——守住村子才是最重要的!”
袁七则主动提出负责训练驻守阵眼的村民:“我教大家辨认方向、传递信号,再演练几遍应对敌军的方法,确保大家遇到情况不慌不乱。”
接下来的几天,吴家村的村民们都投入到布阵的工作中。王五带着人去山里砍竹子,削成尖杆,运往西阵的沙丘;铁牛则领着人在北阵的山口挖浅沟,从海边挑水灌进去,再洒上细沙;耶律娟和妇女们一起缝制红色、黑色的旗帜,还在旗帜上绣上简单的朱雀、玄武图案;李村长则组织老人和孩子收集贝壳、铃铛,系在东阵的绳索上;袁七则在各个阵眼之间穿梭,教驻守的村民辨认方位、传递信号,还模拟敌军入阵的场景,演练应对之策。
叶青云每天都要巡查各个阵眼,确保布置符合阵法要求。在南阵的林地,他看着堆好的干燥树枝和挂好的红色旗帜,心里踏实了不少;在北阵的山口,浅沟里的海水泛着波光,细沙铺在沟边,看不出丝毫异样;在东阵的海边,绳索上的贝壳随风摆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西阵的沙丘,削尖的竹杆插得密密麻麻,像一片隐藏的锋芒。
这天傍晚,玄机子也来到村里巡查阵法。他走到南阵的林地,看着红色旗帜在风中飘扬,满意地点点头:“此处火气相生,朱雀之威已显。若敌军入内,点燃树枝,火势借风势蔓延,定能让他们惊慌失措。”
走到北阵的山口,他蹲下身,摸了摸沟边的细沙:“水属玄武,主防御。这浅沟虽不深,却能阻碍骑兵冲锋,细沙打滑,让敌军马蹄不稳,妙。”
在东阵的海边,他听着贝壳的声响,笑道:“青龙属木,主生机。这贝壳声既能预警,又能扰敌,让敌军分不清方向,好。”
最后走到西阵的沙丘,他看着插满的竹杆,眼神凝重:“白虎属金,主杀戮。这竹杆虽简单,却能刺穿马蹄,让骑兵失去战力。只是竹杆需再涂些桐油,增强硬度,防止被敌军轻易折断。”
叶青云连忙记下:“多谢道长提醒,我这就让人给竹杆涂桐油。”
玄机子看着叶青云,语重心长地说:“叶将军,阵法已布好,接下来就要靠你们了。记住,阵法的关键在于‘变’——敌军动向不同,阵眼的布置也要随之调整。比如敌军若从北阵入,便加深浅沟,点燃东阵的贝壳预警;若从南阵入,便加快树枝的燃烧,关闭生门,将其引入死门。切不可墨守成规,要随机应变。”
叶青云点头应下:“道长放心,我们定会勤加演练,熟悉应变之策。”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吴家村的各个阵眼上——红色的旗帜、泛光的浅沟、作响的贝壳、锋利的竹杆,构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守护着村里的每一个人。叶青云站在村头的寨墙上,望着远处的山口,心里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虑。他知道,有了迷魂阵,有了火油燃烧瓶,还有村民们的齐心协力,就算北蛮大军真的来犯,吴家村也有了一战之力。
回到家时,耶律娟正在院里给菠菜芽浇水,看到叶青云回来,笑着说:“叶大哥,今天玄机子道长说咱们的阵法布置得很好,是不是?”
叶青云走过去,看着土里嫩绿的菠菜芽,笑着点头:“是啊,道长很满意。等咱们守住了吴家村,这些菠菜芽就能长成绿油油的菠菜,到时候,我再给你做野鸡蛋炒菠菜。”
耶律娟脸颊微红,轻声说:“嗯!我等着。”
夜风轻轻吹过,院里的菠菜芽在月光下轻轻摇晃,远处阵眼的旗帜偶尔传来“哗啦”的声响。叶青云知道,平静的日子或许不会太久,但只要有迷魂阵护村,有众人齐心协力,有身边的耶律娟相伴,他就有信心守住这片土地,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他抬头望着天上的星星,想起玄机子的话——“铁蹄之下,硬实力才是根本”。迷魂阵是巧劲,火药才是硬实力,他默默期盼着段有鹏和袁七能早日带回硫磺,让吴家村真正拥有抵御北蛮的硬实力,让这迷魂阵,成为守护家园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坚固的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