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育才计划(2/2)
两人又聊了近一个时辰,从选人的细节到培养的进度安排,一一敲定。窗外的月亮已经升到半空,烛火映着两人的身影,空气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耶律娟将“贸易部育才计划”小心地折好,放进怀里:“你放心,这事我一定办妥当。将来这些孩子,肯定能成为咱们贸易部的顶梁柱,成为吴家堡最可靠的人。”
第二天一早,耶律娟就开始悄悄选人。她先去了吴家村的学校,找到教书的老秀才,让他推荐“算数好、性子踏实”的少年。老秀才推荐了五个孩子,其中一个叫“小石头”的少年,父亲是冶铁炉的工匠,母亲在辣酱坊帮忙,他自己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粮田帮着记账,算数又快又准,还特别细心。
接着,耶律娟去找了黑塔,说明想培养阿木和阿石的想法。黑塔一听,激动得连连点头:“阿木和阿石……笨,但肯学!能跟着叶首领和你……学本事,是他们的福气!我会……让他们听话,好好学!”
最后,耶律娟从耶律部落选了三个孩子,都是部落里青壮的子弟,从小跟着家人打猎、做买卖,性子直爽,还懂些部落间的贸易规矩,正好能帮着处理与耶律部落的物资交换。
选好十个少年后,耶律娟把他们带到贸易部旁的小屋里,这里被改成了“育才屋”,桌上摆着叶青云简化的记账本、货物样本,还有用木炭画的“谈判场景图”。“从今天起,你们就在这里学本事。”耶律娟看着孩子们好奇又紧张的眼神,温和地说,“我会教你们算账、认货物、谈生意,学好了,将来你们能去落雁城、青州府谈大生意,能让你们的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也能帮着吴家堡建完城池。”
孩子们眼睛都亮了,小石头攥紧拳头:“娟姐姐,我们一定好好学!将来我要去落雁城谈生意,赚好多银子,帮着建城!”
接下来的日子,育才屋每天都充满了学习的声音。早上,耶律娟教孩子们算数,从简单的“辣椒酱成本核算”到复杂的“精铁运输损耗计算”,孩子们拿着小石子当“银子”,在地上写写画画,遇到不懂的就围着耶律娟问;下午,耶律娟带他们去工业区、辣酱坊、粮田,让他们亲手摸一摸精铁、闻一闻辣椒酱、数一数玉米棒,熟悉每一种货物的特点;晚上,叶青云偶尔会来,给孩子们讲“谈判技巧”,比如“怎么听出对方的真实需求”“怎么拒绝压价又不惹恼对方”,还会给他们讲吴家堡未来的规划,讲建成城池后大家能住上结实的房子,孩子们听得眼睛都不眨。
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沟通能力,耶律娟经常带他们去跟村里的工匠、部落的青壮“模拟谈生意”。比如让孩子们去跟冶铁炉的唐师傅“买精铁”,唐师傅故意压价、挑毛病,孩子们一开始慌得说不出话,后来慢慢能说出“精铁杂质少、能打耐用的兵器”,还能算出“压价后会亏本”,渐渐能应对自如。
忠诚度的培养则融入在日常里。耶律娟每天给孩子们准备热乎的饭菜,下雨时帮他们修补漏雨的屋顶,孩子们家里有困难,她会帮忙解决——小石头的母亲生病了,耶律娟让人送去草药和银子;阿木的鞋子破了,她找工匠给阿木做了双新布鞋。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把耶律娟当成了亲人,把吴家堡当成了自己的家。有一次,一个外来的商人想偷偷拉拢小石头,让他透露吴家堡的辣酱成本,小石头直接把商人带到了耶律娟面前,还说:“你想骗我,我才不上当!吴家堡是我的家,我不能害家里!”
三个月后,孩子们已经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工作了。小石头能熟练核算辣椒酱的成本,还能跟附近村落的人谈粮食交换;阿木和阿石认识了所有货物的特点,能帮着整理贸易部的库存;耶律部落的孩子则能顺畅地跟部落里的人沟通,处理物资交换的小事。
一天,叶青云来育才屋查看,正好遇到孩子们在做“模拟谈判”——小石头扮成“落雁城酒楼掌柜”,故意压辣酱的价格,阿木扮成“贸易部管事”,条理清晰地说:“我们的辣酱用了三斤辣椒、半斤牛肉,柴火和坛子也要钱,成本就要一两五,您压到一两二,我们会亏本。要是您能订一百坛,我们可以送您十坛,这样您划算,我们也不亏。”
叶青云忍不住点头,悄悄对耶律娟说:“看,这就是咱们自己培养的人,不仅会算账、会沟通,还真心为吴家堡着想。将来他们长大了,贸易部就交给他们,咱们才能放心。”
耶律娟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孩子们认真的脸上,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些孩子就像吴家堡的小树苗,只要好好浇灌,将来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贸易部的支柱,成为吴家堡最可靠的嫡系。而这份“育才计划”,不仅能解决贸易部的人才缺口,更能为吴家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有了这些自己培养的人,不管将来遇到多少困难,吴家堡都能稳稳地走下去。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育才屋的地上,映着孩子们认真的身影,也映着叶青云和耶律娟眼中的希望。贸易部的人才培养只是开始,将来,他们还要在运输部、保卫部推行“育才计划”,培养出更多吴家堡自己的嫡系,让这座半建的城池,真正成为乱世中最稳固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