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暗流织网(2/2)
苏仆延明白了。这是借刀杀人,也是纵兵抢掠的默许。他本就对富庶的汉地垂涎三尺,之前被田豫吓退心有不甘,如今有袁绍的“承诺”,更是心痒难耐。
“好!你回去告诉袁公,他的好意,我苏仆延心领了!”苏仆延哈哈大笑,对帐外的勇士们吼道,“儿郎们!准备你们的马刀和套马杆!南边有数不尽的财富和女人等着我们!”
王同满意地笑了,他知道,饥饿的狼群已经被放出笼子。他同样叮嘱了要小心吕布的边军,尤其是那个叫田豫的汉将,但沉浸在抢掠美梦中的苏仆延,并未太放在心上。
泰山郡,臧霸营寨。
逢纪亲自挑选的使者,是一位口才便给、善于察言观色的幕僚,名为郑岐。他轻车简从,秘密抵达了臧霸位于泰山深处的营垒。
与面对张燕和苏仆延不同,郑岐面对臧霸时,态度更加谨慎和尊重。臧霸并非流寇,而是拥兵自重、名义上归附曹操的一方实力派,有其独立的考量。
“臧将军,久仰威名!纪先生(逢纪)特命在下前来,向将军致以问候。”郑岐开门见山,但语气委婉。
臧霸面容沉稳,目光锐利,他屏退了左右,只留一二心腹。“郑先生远道而来,不只是为了问候吧?袁大将军有何指教,但说无妨。”
郑岐知道臧霸是聪明人,便不再绕弯子:“将军明鉴。如今袁公已定河北,拥兵数十万,天下归心,大势所趋。曹操虽据兖豫徐,然内部不稳,经济困顿,更兼背弃汉室,人神共愤。袁公不日即将挥师南下,清君侧,安社稷。然,曹操在徐州经营日久,恐负隅顽抗,徒增伤亡。袁公素知将军乃徐州柱石,深得人心,故特遣在下前来,望将军能为天下苍生计,在关键时刻,助袁公一臂之力。”
他仔细观察着臧霸的表情,继续道:“不需将军立刻与曹操反目,只需在其后方制造些许麻烦,袭扰其粮道,牵制其部分兵力即可。若将军能顺势而起,掌控徐州,袁公必鼎力支持,表奏朝廷,使将军永镇徐土!”
臧霸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刀柄。他确实对曹操并非完全归心,曹操派来的徐州刺史车胄,与他关系也颇为微妙。袁绍开出的条件很诱人,“永镇徐土”更是戳中了他的心思。但他也清楚,曹操绝非易与之辈,郭嘉、程昱等人更是智计百出。贸然行事,风险极大。
“袁公好意,霸心领了。”臧霸缓缓开口,语气沉稳,“然曹操待我亦不满,骤然背之,恐为天下笑。且徐州局势复杂,非一日可定。请回复袁公,霸需时间考量,亦需见机行事。”
郑岐知道,想让臧霸立刻表态很难,能得到“见机行事”的承诺,已经算是成功。他连忙道:“将军深谋远虑,自当如此。袁公亦不强求,只望将军念及汉室大局,审时度势。若有需,袁公愿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襄阳州牧府。
逢纪亲自出马,携带重礼,来到了荆州。刘表在府中设宴款待,蒯良、蔡瑁等荆州重臣作陪。气氛看似融洽,实则各怀心思。
逢纪高举酒杯,向刘表敬酒:“景升公坐镇荆襄,保境安民,使九郡免受战火,功德无量!我家主公每每提及,皆赞叹不已。”
刘表笑容温和,回敬道:“本初兄扫平河北,威震天下,方是英雄本色。纪先生此来,不知有何见教?”
逢纪放下酒杯,正色道:“不敢。只是奉主公之命,特来与景升公重申盟好。如今曹操窃据兖豫,欺凌诸侯。吕布盘踞关中,形同割据。此二贼不除,汉室难安。我家主公欲兴义兵,先讨曹操,以清君侧。然恐荆州方面有所误会,故特遣纪前来,向景升公说明情由。望景升公能明辨忠奸,保持中立,勿要与国贼往来。待平定中原,我家主公愿与景升公共分曹操之地,永结盟好!”
刘表抚须沉吟,看向蒯良。蒯良微微点头,开口道:“袁公志在匡扶汉室,我等深感钦佩。荆州地小民弱,只求自保,无意参与中原纷争。只要战火不波及荆州,我主自当谨守中立,坐观成败。至于共分之地……呵呵,待袁公功成之后,再议不迟。”话说得漂亮,实则表明了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对那空头支票并不热衷。
逢纪要的就是这个“中立”的承诺,当下不再多言,宾主尽欢而散。他知道,以刘表的性格,只要不主动招惹他,他绝不会轻易出兵援助曹操。
一条条隐秘的线,就这样被袁绍的使者们牵了起来。张燕的贪婪,苏仆延的野蛮,臧霸的观望,刘表的自保,都被巧妙地编织进了一张针对曹操和吕布的大网之中。战争的阴云,随着这些暗流的涌动,愈发浓重地笼罩在中原大地的上空。各方势力都在自己的棋盘中落子,而袁绍,自信已经布下了一盘必胜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