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下棋局,诸侯冷眼(2/2)
曹操的反应最为复杂和务实。他刚刚击败收编了青州黄巾军,实力大增,获得了宝贵的青州兵源,正雄心勃勃地准备下一步扩张。
“董卓死了…死得好!”曹操先是畅快一笑,随即眉头紧锁,“然则西凉军复乱,天子再陷危局…唉!”他确实有勤王之心,但理性很快压过了冲动。
谋士荀彧冷静分析:“明公,兖州新定,南有袁术觊觎,东有陶谦未附,北有袁绍强邻,实不宜此刻远征长安。且观李傕郭汜之势,必与王允吕布不死不休。我军纵去,亦难轻易解围,恐深陷泥潭。”
程昱也补充道:“不如静观其变。若王允胜,我等上表称贺即是;若西凉军胜…其皆莽夫,必内讧不休,届时明公已稳固兖豫,西进迎驾,易如反掌!”
曹操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文若、仲德之言是也。当务之急,是巩固兖州,向南扩展,收取豫州之地!传令,加紧操练青州兵,筹措粮草,目标——袁术!”他将目光投向了富庶的南阳和汝南地区,准备与袁术争夺豫州控制权。救驾之事,只能暂且押后。
荆州刘表稳坐襄阳,得知消息后只是感叹一声“国事多艰”,随即继续埋头经营他的荆州,保境安民,无意也无力北顾。孙坚之死让他去了一个心腹大患,他乐得隔岸观火。
徐州陶谦年老守成,只求保住徐州一亩三分地,对西方乱局敬而远之。
幽州公孙瓒正与袁绍在界桥等地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西顾。
平原刘备在公孙瓒麾下,人微言轻,虽有忧国之心,却无勤王之力,只能暗自叹息。
孙策此时正寄居在袁术麾下,为父守孝,同时暗中结交豪杰,等待时机。长安剧变让他看到了天下大乱的加剧,或许…他借兵重返江东、为父报仇的时机就快到了?他将目光投向了江南。
至于事件的核心人物之一——吕布,诸侯们态度不一。袁绍、袁术等士族出身者多鄙其为人,认为其反复无常,难成大事。曹操则对其勇武颇为忌惮,但也仅此而已。大多数人认为,吕布要么死在长安,即便逃出,也不过是一丧家之犬,依附于某方诸侯罢了,并未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战略力量。无人料到,他已在弘农悄然落子。
于是,一幅诡异的图景呈现出来:帝国的心脏正在被疯狂蹂躏,天子与朝廷危在旦夕,而本该拱卫中央的四方诸侯们,却都在冷眼旁观,甚至暗自欣喜,忙于彼此攻伐,扩张地盘。汉室的权威,在这场普遍的沉默与算计中,跌落谷底。
乱世,已彻底进入了一个弱肉强食、唯力是视的新阶段。长安的烽火,未能照亮复兴之路,反而映照出天下四分五裂、群雄逐鹿的残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