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安邑之谋(2/2)
吕布看着贾诩,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那依文和之见,我等就当坐视这良机溜走,眼睁睁看着曹操在徐州泄愤扩张?”
“非是坐视。”贾诩微微摇头,枯瘦的脸上露出一抹深意,“将军,有时不动,胜过妄动。我等不取兖州,并非无所作为。诩以为,当下之上策,乃是——固本培元,静待其变。”
“哦?如何静待其变?”吕布身体微微前倾。
“曹操性忌刻,复仇心切,手段必然酷烈。”贾诩缓缓道,“其在徐州,多行屠戮之事,已失民心。而兖州本土,士族豪强盘根错节。曹操此前任用枣祗、任峻等行屯田,触及旧利,又以唯才是举之名,轻视德行,早已引得部分名士不满。边让之事,便是一例。”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今其又因私愤大兴不义之师,兖州内部,岂能人人同心?必有士人心怀怨望,恐惧自危。譬如陈公台(陈宫)等……”
吕布眼中精光一闪:“文和的意思是……”
贾诩颔首:“将军可暗中遣一心腹能言之士,携将军亲笔信,秘密潜入兖州,联络如陈宫、张邈等对曹操心存不满之士。不必急于劝其反正,只需表达将军对曹操暴行的不齿,对贤才的仰慕,以及……对我河东、弘农新政(如盐利共享、吸纳流民)的些许透露即可。待曹操在徐州泥足深陷,兖州空虚且人心浮动之时,或许……自有贤才来投,良机自现。”
“届时,若得兖州内应,我军再动,便可事半功倍,甚至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便不动,能挖曹操墙角,乱其根基,亦是大利。”贾诩说完,再次垂下眼帘,恢复了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好!好一个固本培元,静待其变!好一个挖其墙角!”吕布抚掌大笑,笑声在厅内回荡,“文和之谋,深得我心!”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众将:“兖州,就留给曹操和袁绍去争吧!那是个火坑,我们不必急着跳进去。我们的根基在河东,在弘农,在西边!传令下去:各军加紧整训,高顺的陷阵营、匠作营的新械优先配备。文远,西线对潼关的张济,继续保持压力,但勿轻易启衅。公明,河北部的新军以及北边白波降兵的整编,要加快,确保并州方向安稳。”
“至于兖州……”吕布嘴角勾起一抹属于“老六”的算计笑容,“就按文和说的办。人选……就让李肃在河内物色一个机灵可靠的说客,持我密信,去兖州‘探访’吧。”
他最后看向厅外灰蒙的天空,语气笃定:“让曹操和陶谦,还有去凑热闹的刘备、田楷他们,先在徐州打个痛快吧。我们,得把自家的篱笆扎得更牢,看看能不能……捡点别的便宜。”
决策已定,众人肃然领命。一场可能冒进的东征被按下,更深沉、更符合吕布集团现状的战略方向得以明确。潜流,开始在兖州与河东之间暗自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