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兖州离殇(2/2)
值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就在这时,一名陈宫的心腹老仆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手中捧着一卷看似普通的书简,低声道:“主人,有故人从河东而来,递上此书,说是务必亲交主人手中。”
“河东?”陈宫眉头一蹙,与张邈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疑。他接过书简,挥退了老仆。
展开绢帛,上面的字迹矫健有力,并非他熟悉的任何一位故交。信的内容更是让他瞳孔骤然收缩。
信的开头并未署名,只以“慕名者”自称。信中先是对曹操徐州暴行表示了极大的震惊与不齿,认为此举“殊非人臣所为,有伤天和”。接着,笔锋一转,盛赞陈宫“海内名士,心存汉室,有经纬之才”,却屈居于暴戾之主麾下,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信末,则隐约提及河东如今“政通人和,百废待兴,求贤若渴”,并附上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若公台先生有意暂离是非之地,观天下之势,河东虽僻,亦愿扫榻相迎,共论大事。”
没有落款,但那“河东”二字,以及信中提及的“政通人和”、“求贤若渴”,其意指谁,不言而喻。
陈宫拿着信的手,微微颤抖起来。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一种复杂的、被说中心事的悸动。
吕布……那个被视为勇而无谋、反复无常的匹夫?他如今竟能说出这般话?河东的情势,似乎远非外界传闻那般简单。
张邈凑过来看了一眼,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这……这是吕布的信?他……他竟敢……”
陈宫猛地将信合上,紧紧攥在手中,胸口剧烈起伏着。他之前所有的失望、恐惧、挣扎,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他再次看向张邈,眼神已然不同,充满了某种破釜沉舟的决意:“孟卓,你看!连远在河东的吕布,都知曹操暴虐,都知我兖州士人之困!我等难道还要坐以待毙,等着屠刀有一天落在自己颈上吗?”
张邈脸色变幻不定,犹豫道:“可吕布……其人可信否?况且曹操势大……”
“曹操主力深陷徐州,兖州空虚!此乃天赐良机!”陈宫打断他,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吕布或有勇无谋,然其麾下亦有精兵强将,更兼据盐利之富。若得其助,我等联合兖州心向汉室之士,里应外合,未必不能……”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陈宫站起身,在值房内踱了几步,最终停在窗前,望着窗外萧瑟的庭院,喃喃自语,又像是对张邈说:“吾等所为,非为背主,实为兖州百万生灵,为汉室天下,择一明主而栖……至少,绝非一屠戮百姓之暴君。”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孟卓,此事需从长计议,万分机密。你我先暗中联络可信之人,观望徐州战局变化。若曹操果真久攻不下,或吕布确有诚意……”
张邈看着陈宫眼中那簇重新燃起的、带着危险光芒的火焰,沉默了许久,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
一颗背叛的种子,已在兖州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下,悄然埋下。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破土而出,掀起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