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粮约与南望(2/2)
信使被引到吕布面前时,汗流浃背,嘴唇干裂,但眼神却透着完成任务的亮光。他呈上的是张三王五从庐江送回的第一份详细报告。
吕布屏退左右,在临时充作书房、尚且简陋的屋舍内展开绢书。上面详细记述了孙策军的惨状——兵不过三千,皆是老弱,缺粮少械,攻城受阻,士气低迷;描述了庐江太守陆康守城之坚决,民心之依附;也记录了皖城乔府的富庶与乔公的谨慎。
当看到“乔公已应允初步合作,愿试购首批‘玉盐’,并允提供些许本地便利以为诚意”时,吕布的目光停留了许久。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面,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但眼底深处,却有一丝锐利的光芒闪过,如同暗夜中窥见猎物的猛兽。
乔氏这条线,终于搭上了。盐利开道,无往不利。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突破,更是一根探入江东的触角。乔公所谓的“本地便利”,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太大了。
而孙策的困境,比他预想的还要艰难。袁术此举,简直是驱虎吞狼,却又断了虎的爪牙和吃食。孙伯符这头年轻的猛虎,此刻正被逼在悬崖边上,獠牙再利,也难敌饥渴与围困。
“好。”吕布轻轻吐出一个字,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冰冷的、属于老六的弧度。他取过纸笔,略一思忖,开始回信。
信是给贾诩的,令他转南方人员。指令清晰:
一、维持与乔公关系,首批玉盐务必安全送达,价格可略优惠,以示诚意。
二、借此通道,全力收集袁术、刘繇、严白虎等江东各方势力情报,尤注意其兵力部署、内部矛盾。
三、严密监视孙策军动向,记录其攻防细节,评估其战力与韧性。若其有败亡之兆,或显露求援他投之意向,即刻飞马来报!
写罢,他用火漆封好,唤来亲卫:“即刻送往安邑贾先生处,不得有误。”
亲卫领命疾出。吕布站起身,走到门口,望向南方。天际辽阔,云卷云舒。
江东,那是一片富庶而混乱的土地。孙策,那是一把锋利却可能伤主的双刃剑。而乔氏,或许就是一个绝佳的支点。
他不在乎孙策是死是活。他在乎的是,这把火,能不能烧起来,又会烧向何方。以及,自己能否在恰当时机,投入一根柴,或者,取走一块肉。
南望之意,已悄然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