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长安别苑与归家之诺(2/2)
别苑在府邸的一角,略显清静。院中栽种了几株西凉常见的沙枣树,此时正开着细碎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带着涩味的香气。董白正坐在树下的石凳上,对着一个绣绷发呆,指尖捏着针线,却久久没有落下。她穿着素色的衣裙,比起初时的桀骜与悲愤,如今眉宇间多了几分沉寂,但那沉寂之下,似乎又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细微的牵绊,尤其是在面对吕布时,那夜之后,很多东西都不同了。
听到熟悉的、沉稳的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是吕布,眼中掠过一丝极快的、连她自己都未完全明了的复杂情绪,有些慌乱,有些无措,甚至有一丝极淡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依赖,随即又被她强行压下,恢复了表面的平静。她放下绣绷,站起身,依礼微微屈身:“温侯。”
吕布走到她面前,打量了她一下。少女的身形似乎比在长安初定时丰润了些许,但依旧单薄,脸色在阳光下显得有些透明。“在长安,住得可还习惯?”他问道,语气不算热络,但比起以往的纯粹威严,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生硬的关切。
董白垂下眼睫,避开他审视的目光,轻声道:“劳温侯挂心,一切尚好。”她的手在袖中微微蜷缩,那夜的记忆碎片偶尔会不受控制地闯入脑海,让她心绪难平。
“收拾一下,”吕布没有绕圈子,直接说道,但语气并不冷硬,“过两日,回弘农去。”
董白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错愕和……一丝清晰的慌乱,甚至有一闪而过的受伤。她以为……她不知道自己以为什么,是那夜之后,他们之间那模糊不清的关系会有什么不同?还是她潜意识里,已经习惯了在这座有他在的城池?回弘农……是觉得她碍事了吗?还是……
吕布看出了她眼中明显的慌乱,这反应让他心中那点责任感更具体了些。他语气放缓,试图解释,尽管他并不擅长这个:“长安事务繁杂,耳目众多,你在此处,我也……难以周全照料。”他顿了顿,避开了更深的解释,“弘农家中清静,严氏和貂蝉她们也在,彼此有个照应。玲绮也常念叨你。”他看着她的眼睛,补充了一句,声音低沉,“那里,也算是你的一个归宿。”
“归宿……”董白低声重复了这个词,嘴角那丝苦涩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茫然的松动。她的家早就没了,但“归宿”这个词,从他口中说出,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不同于以往任何命令或安排的意味。不是放逐,更像是……一种带有庇护意味的安排?是因为那夜吗?她不敢深想。
“董字营,”吕布继续道,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沉稳,“依旧由你挂名统领,魏续会负责具体军务。你回到弘农,若有闲暇,也可过问,但不必劳心劳力。”他看着她,最后强调道,“安稳度日便好。”
这番话,明确了她的地位和去处,也剥夺了她接触长安核心权力的可能。但此刻,董白听在耳中,感受却与以往不同。少了些纯粹的政治冰冷,多了些……或许是出于那夜之后,他作为一个男子对与她有了亲密关系的女子,所产生的某种朴素的责任感?这种认知,让她心中的抗拒和悲凉奇异地减轻了些。虽然前途依旧迷茫,但至少,这个安排里,似乎有了一丝为她考虑的痕迹,而非全是算计。
她沉默了很久,久到树上的沙枣花又落了几瓣,轻轻沾在她的发梢。最终,她再次屈膝,声音虽低,却不再完全是死寂:“诺。谨遵温侯安排。”这一次的顺从里,少了些认命的绝望,多了一丝……或许是接受,接受这个或许不算最好,但至少给了她一方相对安宁天地的安排。
吕布点了点头,目光在她低垂的头顶停留了一瞬。“需要带什么,让侍女帮你收拾。护卫我会安排妥当。”说完,他转身离开了别苑。
董白站在原地,看着吕布离去的背影,直到那高大的身影消失在月洞门外。她低头看了看石凳上的绣绷,上面是一只未完成的鸿雁,原本带着孤寂,此刻看来,似乎也并非一定要飞向不可知的远方。她伸出手,轻轻拂去发梢的落花,目光再次望向东南方,那是弘农的方向。那里,没有长安的肃杀、紧张和无处不在的审视目光,只有相对熟悉的庭院,以及几个……算是“家人”的女人。或许,在那里,她真的可以尝试着,放下一些沉重的过往,寻得一丝真正的“安稳”吧。她轻轻叹了口气,开始平静地吩咐侍女收拾行装,心中不再有来时的不甘与愤懑,而是充满了一种复杂的、带着些许茫然的平静。
两日后,一支规模不大但护卫精良的车队离开了长安,向着东方而去。车帘垂下,遮住了董白平静中带着些许复杂思索的脸庞,也载着她这份因吕布态度微妙转变而产生的新心境,驶向那个被吕布称为“归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