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富爸爸的逆袭密码 > 第385章 资金筹备,全力以赴

第385章 资金筹备,全力以赴(2/2)

目录

资金筹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困难接踵而至。就在李思成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难题突然摆在他面前。负责供应1982年式课桌椅的厂家打来电话,语气带着为难:“李总,实在对不住,这批课桌椅的木材价格突然涨了,而且涨得很厉害,我们实在没办法,只能提高供货价,不然就要亏本了,我们小厂经不起这样的损失啊。”

李思成皱起眉头,这突如其来的涨价打乱了他的资金计划,让本就紧张的预算更加捉襟见肘。他沉吟片刻,对厂家说:“我知道你们也不容易,做生意都讲究互利共赢。但育才中心的预算真的很紧张,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这样吧,我派我们的人去你们厂里监督生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看看能不能把成本降下来,价格就按之前谈好的来,行吗?”厂家犹豫了一下,权衡利弊后,最终还是答应了。

挂了电话,李思成立刻让张明远安排人手去厂家监督。张明远有些担心:“李总,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了?而且我们的人也不一定懂木材加工啊,去了怕是也帮不上什么忙,还可能闹笑话。”李思成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轻松:“凡事都要试试,为了这些孩子,麻烦点算什么。再说,让我们的人去学学也好,以后说不定用得上,多了解些行业知识总是没错的。”

几天后,去厂家监督的人传来好消息,语气里满是兴奋:“李总,太好了!我们发现厂家在选材的时候有些浪费,很多能用的边角料都被扔了,看着真心疼。我们跟他们沟通后,他们同意把这些边角料利用起来,做一些小凳子、小书架,既能减少浪费,又能增加产品,这样成本就降下来了,厂家也同意按原价供货了。”李思成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这就叫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动脑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资金筹备过程中,还有不少人对“穿越育才中心”的前景表示怀疑,质疑声从未断过。有位资深投资人找到李思成,他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却直言不讳地说:“李总,你这项目听起来很美好,但风险太大了。这些问题孩子的改造哪有那么容易?本性难移啊。万一投入了大量资金,最后却没什么效果,你怎么向股东交代?怎么向那些信任你的投资人交代?”

李思成没有生气,反而很平静地邀请这位投资人去清平村实地考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去看看就知道,这些孩子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只是缺少一个机会,一个正确的引导。”他们走在清平村的小路上,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看到孩子们在1982年式的教室里认真学习,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村庄上空;在学农基地里辛勤劳作,脸上沾着泥土却笑容灿烂;王伯和王婶忙着给孩子们准备午饭,炊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让人心里暖暖的。

投资人被眼前的景象打动了,他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对李思成说:“李总,我之前确实有顾虑,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但现在我相信你能做成这件事。这些孩子在这里真的变了,变得懂事、勤劳,眼里有了光。我愿意投资,不是因为我觉得能赚多少钱,而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能帮助更多孩子,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穿越育才中心”的意义和价值,投资款源源不断地汇入,资金池逐渐充盈起来。李思成用这些资金,不仅完善了育才中心的各项设施,把教室修缮得更整洁,把学农基地的工具配备得更齐全,还聘请了更多有经验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他特意从乡下请来了几位有丰富农业经验的老农,他们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却有着最朴实的智慧,让他们教孩子们种地、养殖,感受劳动的快乐与艰辛;还请来了老木匠、老裁缝,教孩子们传统手工艺,传承老一辈的技艺。

在资金筹备的过程中,林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的商业头脑让人刮目相看。她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对市场的敏感度,为育才中心争取到了很多商业合作机会。除了之前的复古产品销售和影视公司订单,她还联系了一些教育机构,开展合作项目,让育才中心的教育模式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也为育才中心带来了更多的收入。“舅舅,你看,这是和市教育局合作的项目,他们很认可我们的教育理念,愿意支持我们。”林悦拿着合作协议,兴奋地对李思成说。

林宛如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们的生活保障上,她像一位慈母,用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她亲自挑选食材,每天都去市场仔细比对,确保孩子们能吃到健康、营养的饭菜,“孩子们正在长身体,营养必须跟上,不能马虎。”她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合适的衣物,根据季节变化及时添置,让他们在不同的季节都能舒适地生活和学习。她常常对李思成说:“这些孩子虽然曾经犯过错误,但他们都是好孩子,只是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关爱。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他们知道有人在乎他们、关心他们。”

就这样,在李思成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穿越育才中心”的资金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当所有资金到位的那一刻,李思成站在清平村的最高处,俯瞰着这座充满希望的“1982年乡镇”,心中充满了感慨。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庄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他知道,这不仅仅是资金的到位,更是大家对“穿越计划”的认可和对孩子们未来的期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把“穿越育才中心”打造成一个真正能拯救迷途孩子的港湾,让更多像李晓聪一样的孩子在这里实现蜕变,找到人生的方向。而这一切,都将从第一批孩子的到来开始,那将是新的起点,也是新的希望。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个孩子在这里重获新生,他们的笑声回荡在清平村的上空,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