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常务会议(上)(2/2)
第一个议题在一种例行公事的氛围中平稳度过。
第二个议题,是关于上周张县长带队外出招商引资的考察情况。
招商局局长周海涛拿着汇报稿,言简意赅:“本次赴西山考察,重点对接了永鑫电子、广达服饰两家核心企业,以及为永鑫电子配套的两家零部件企业。永鑫电子对我县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政策比较感兴趣,暂定下周四组团来我县实地考察;广达服饰也表达了初步合作意向,希望能在我县建设生产基地。”
周海涛汇报时,贺小萍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点头,显然对这个议题高度关注。而赵立冬则靠在椅背上,手指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声响,透着股不以为然。
张县长听完,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招商是为了落地,落地需要载体。这个议题,和接下来的第三个议题——全县工业发展及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问题,关联度很大。我看,这两个议题就放在一起讨论吧,大家畅所欲言,都谈谈看法。”
重头戏开始了。我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知道真正的较量即将上演。
会场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掂量着如何开口。
果然,常委副县长赵立冬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清了清嗓子,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先是高度赞扬了张县长亲自带队外出招商的务实作风和深远意义,
“……张县长为了河清的发展,不辞辛劳,亲自挂帅出征,为我们引来了金凤凰,这种魄力和担当,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县狠抓产业发展的决心和魄力!”一番漂亮的“彩虹屁”之后,他话锋陡然一转。
“不过嘛,”他拖长了语调,身体微微后靠,手指交叉放在桌上,摆出了一副深思熟虑的姿态,“发展工业,建设工业园区,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好事,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正因为是好事、大事,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稳妥慎重,决不能盲目冒进,欲速则不达啊。”
他顿了顿,抛出了第一个“现实困难”。“首先,我们河清的工业底子薄,配套能力弱,这是客观事实。金凤凰来了,我们有没有合适的梧桐树?能不能留住?这是个问题。其次,这工业园区建设,涉及到土地征用、拆迁安置、‘七通一平’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压力非常大。据初步估算,光是前期启动资金,就不是个小数目。我们县的财政家底,大家心里都有数,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已经是绷得很紧了。”
他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呷了一口,继续说道:“而且,招商时承诺给企业的低廉用地成本,与我们现行的土地出让政策、以及土地本身的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平衡好发展与规范、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需要我们慎重考虑,把握好尺度。我的意见是,可以继续接触,但园区建设要稳妥推进,不宜过快铺开摊子。”
他这番话,听起来高屋建瓴,忧国忧民,处处站在全县大局和稳健发展的角度,把“财政压力”和“配套不足”摆在台面上,绝口不提土地出让环节可能涉及的巨大利益和他个人可能减少的“操作空间”。
但我从他细微的停顿和回避的眼神里,读出了他的真实想法:廉价供地,意味着他分管领域里最重要的“寻租”工具被削弱了。
赵立冬发言完毕,会场再次陷入安静。他的表态,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激起了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