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江奔流 > 第7章 围城下的沉寂

第7章 围城下的沉寂(2/2)

目录

“扯淡!我听说是他怕了,想跑,被蒋介石的嫡系盯着,跑不了!”

“城里的学生都在闹游行,欢迎咱们进城呢!”

“……”

郑怀远如今已是营教导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穿梭在各个阵地和驻地,检查工事,了解战士思想动态。他比以前更沉稳,但眉宇间也带着同样的凝重。他看到林瀚章和老班长他们,走了过来。

“怎么样?有什么情况?”他习惯性地问,目光也投向北平方向。

“老样子,死寂。”老班长吐出三个字。

“教导员,到底啥时候打啊?这天天等着,心里跟猫抓似的!”山药蛋忍不住问。

郑怀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着那座沉默的古城,缓缓说:“急什么?北平就在那儿,跑不了。现在比的是耐心,比的是人心。城里的人心,傅作义部下的心,还有……”他转过头,看着战士们,“咱们自己的心。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工事要挖得扎实,纪律要严格遵守,学习也不能落下。仗,有你们打的时候,但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要听上面的命令。记住,我们的枪口,要对准顽固的敌人,但要尽力避免对准这座千年古城和一砖一瓦。”

他的话,既是对大家的安慰,也是提醒和要求。

林瀚章默默听着。他知道郑怀远说得对。这种“沉寂”,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压力,压向城内的敌人。但这等待,确实磨人。他不禁又想起了一年多前那个寒冷的冬夜,那个破庙,那盏马灯,那个关于“寰宇澄清”和“每个孩子都能打上疫苗”的对话。和平,真正的和平,离得如此之近,却又仿佛隔着一层薄冰,脆弱而珍贵。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那里贴身放着的,是一个同样洗得发白的干粮袋,里面早已没有了饼子,但他一直没舍得扔。那是某个黎明分别时,一份沉甸甸的、关于生存和保重的纪念。

她……现在会在哪里?是否也在这巨大的包围圈外的某个后方医院?还是随着其他部队去了别的战场?烽火连天,音讯全无。那份短暂相遇留下的温暖和悸动,在这围城下的沉寂等待中,偶尔会变得格外清晰,又格外遥远。

夕阳西下,将古城巨大的剪影投射在苍茫的大地上,更显得凝重而神秘。挖掘工事的战士们开始陆续撤回村庄,政治学习的讨论声也渐渐低沉下去。

夜幕开始降临,气温骤降。哨兵增加了岗哨,警惕地注视着黑暗中的一切动静。探照灯的光柱偶尔划破夜空,互相交织,更添几分紧张气氛。

林瀚章站完一班岗,回到分配借住的老乡家的厢房。屋里很冷,土炕烧得不热。同屋的战友已经睡着,发出轻微的鼾声。

他却毫无睡意,靠在冰冷的土墙上,听着窗外呼啸的寒风,以及远方那座沉默巨城方向传来的、死一般的寂静。

这种“沉寂”,比枪林弹雨更考验人的神经。它让人不由自主地去想象,去猜测,去担忧,去期盼。

大战前的宁静,最是让人心焦。

而明天,太阳升起时,这座沉默了太久的古城,是会迎来和平的曙光,还是毁灭的烈焰?

无人知晓。所有人,都在等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