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1/2)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损之道须持之正理,来自诚正,则损因顺理而至大善,此可吉也。坚固常行必利有所往。常人之损,有过或不及或不常皆不合乎正理。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人间祭祀之礼,文繁节褥,常人多备祭品,圣人以俭为礼之本,示以至诚之心敬天,如求祭物过多,乃求饰其诚,实示人伪矣。故知凡人之欲望若有过者,其始初皆起于奉养,常久以后则成宫楼峻墙,酒池肉林,圣人有见于此,故先制其本以俭,故损之精义在损灭人欲以近乎天理而已。
象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损之成,乃损下而益于上,故道乃上行。
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做往。
损之道在至诚,坚心如此,乃可尽损之道也。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
吾人应损去外在浮饰,使至诚见,万事之始,必有长幼尊卑,然于事之末,往往已流于形式,损之时乃知何时须损刚益柔,此损之道必以时乃吉。
损益盈虚,舆时偕行。
须损须益,求盈求虚,只随时之一念而已,易之于时义于此可见。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君子观损之象,以损己为上,修己之道在忿与欲上,能知损己之忿与欲,乃得真损之时义。
周末和闺蜜阿琳撸串,她咬着羊肉串突然叹气:"我最近在践行'极简主义',结果越整越焦虑——扔了半柜子衣服,又怕哪天想穿;退订了健身卡,又担心身材走样;连奶茶都从全糖降到无糖,可同事说我变刻薄了......这'损'到底咋操作才对啊?"
我盯着她油光发亮的嘴角(无糖奶茶也没耽误她炫烤鸡翅),突然想起《周易》里的损卦。这玩意儿搁三千年前就说透了:"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翻译成人话就是:靠谱地做减法,能赢麻;守住正理地舍,没毛病;坚持这么做,路越走越宽。
合着阿琳的问题,根本不是"损"错了,是没搞懂老祖宗的"断舍离"高级玩法。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枚两千年前的"减法智慧芯片",怎么给当代人治治"舍不得瞎折腾假自律"的毛病。
一、损卦入门:不是盲目扔东西,是带着诚意的"战略减法"
先看卦辞:"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有孚"是关键——不是随便减,得带着真诚和信念。就像阿琳减肥,如果为了跟风晒朋友圈猛饿三天,回头报复性吃火锅,这是"假损";但要是真的想改善体质,科学控制饮食+运动,哪怕慢点,也是"有孚"的损。
《周易》里还补了句:"损之道须持之正理,来自诚正,则损因顺理而至大善。"翻译过来就是:减法做得对不对,看动机纯不纯。这让我想起去年陪表姐收拾老房子。她翻出大学时的日记本,里面夹着暗恋男生的情书、社团活动的照片,还有二十岁生日时妈妈织的毛衣。表姐边抹眼泪边说:"以前总觉得这些东西占地方,想全扔了。可现在才明白,有些回忆不是负担,是活过的证据。"
后来她挑了最珍贵的十件留着:情书烧了做成纸船放河里,照片扫描存云盘,毛衣改成了婴儿围兜(她刚当妈)。剩下的旧杂志、过期优惠券,痛痛快快卖给了收废品的。现在她的新家客厅挂着那幅婴儿围兜织成的装饰画,每次客人问起,她都能笑着讲一段故事。
这就是"有孚"的损——不是机械地扔,是带着思考和温度做取舍。就像手机清理内存,删的是占地方的垃圾APP,留的是常用且好用的,最后手机运行更丝滑——这才是"顺理而至大善"。
可现实中多少人是"无孚"的损啊?同事小周为了减肥,每天只吃水煮菜,饿到半夜爬起来啃黄瓜,结果月经紊乱;朋友小丽为了"极简",把孩子的玩具全送了人,现在孩子见人就哭着要;甚至我妈跳广场舞的姐妹团,为了"断舍离"把家里的旧家具全扔了,结果下雨天没地方坐,只能挤在楼道里唠嗑......
这些"假损"的共同点是什么?动机不纯。减肥是为了别人的眼光,断舍离是为了发朋友圈,扔东西是为了跟风——说白了,都是在"损"自己。
损卦早说了:"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带着真诚减,才能得大善;守住正理减,才没后遗症;坚持这么做,路才会越走越宽。就像我表姐,她减的不是物品,是冗余的情绪;留的不是物件,是温暖的记忆。这才是损卦教我们的"战略减法"。
二、圣人吐槽:祭祀别搞形式主义!诚心比铺张重要一万倍
损卦里有个超接地气的场景:"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翻译成人话:祭祀用啥?俩破碗装点吃的就行!
这话什么背景?古代祭祀特讲究,《礼记》里记载,天子祭天地要用牛、羊、猪各九头,诸侯七头,大夫五头,连祭器都得分等级——青铜的、陶制的、木头的,差一点都不行。老百姓家祭祖,至少也得摆上三牲(鸡、鱼、猪肉)、五谷、果品,香烛纸钱烧半宿。
但孔子他老人家看了直摇头:形式大于内容的"孝",都是演给别人看的!你摆一桌子山珍海味,心里却在吐槽"这祭品这么贵,不如留着自己吃";你烧一沓沓纸钱,嘴里念叨"祖先保佑我发财",脑子里想的却是明天股票涨不涨——这种祭祀,还不如老老实实用俩碗装点热乎饭,诚心诚意敬天地祖先。
放现在这场景太常见了:
-孩子生日,家长非订五星酒店、请乐队,孩子却惦记着楼下小公园的滑梯;
-追求对象,送奢侈品堆成山,人家却记得你下雨天送的一把伞;
-公司团建,花大价钱搞拓展训练,员工却在底下吐槽"不如发钱"。
前阵子刷到个新闻:某公司为了彰显"企业文化",花三十万办中秋晚会,舞台搭得跟春晚似的,请了明星来唱歌。结果员工私下说:"与其花这钱搞形式,不如直接发每人五百块购物卡。"更讽刺的是,晚会当天老板喝多了,摔了个酒瓶,镜头刚好被录下来发网上,反而成了负面新闻。
损卦早看透了:所有过度的"给予",本质都是在给"自我感动"买单。圣人教你"二簋可用享",不是让你真抠门,是提醒你:仪式感的核心是"感",不是"式"。
就像给爸妈过节,手写张卡片比转账520更戳心——卡片上的歪歪扭扭的字迹,藏着小时候他们教你写字的温度;给伴侣惊喜,记住TA随口提过的小愿望比买大牌更动人——你跑遍三条街买的糖炒栗子,比橱窗里标价万元的项链更甜;给孩子陪伴,放下手机一起搭积木比报十个兴趣班更有意义——你陪TA搭的歪脖子城堡,会成为TA一辈子的童年记忆。
毕竟,天地鬼神不看你花了多少钱,只看你有没有真心;人心也不看你排面多大,只看你有没有走心。就像我奶奶,每年清明祭祖,她都带着自家种的青菜、蒸的馒头,跪在坟前絮絮叨叨说:"老头子,今年地里收成好,我给你蒸了你最爱吃的枣花馍......"她烧的纸钱是最普通的黄纸,可坟头的草总是比别人家的整齐——因为她是真的想念爷爷。
三、损卦的隐藏副本:减法不是乱砍,得看时机和对象!
有人要说了:"那我以后凡事能省则省,总错不了吧?"
损卦拍桌:傻孩子,"损下益上损刚益柔"都要看时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