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综影视:白浅被挖眼前觉醒记忆了 > 第14章 反恋爱脑系统之尹静琬14

第14章 反恋爱脑系统之尹静琬14(1/2)

目录

营救“星火”的行动,如同一场在刀尖上舞蹈的精密棋局。尹静琬坐镇乌池书房,凭借日益强大的无线电网络和许家编织的人脉信息网,远程调度,心神不敢有片刻松懈。

两名无线电技师轮班值守,全力捕捉来自闽浙方向的信号。数日后,一个微弱的、断断续续的特定呼号被成功捕捉,虽然无法建立稳定通讯,但通过三角定位法,大致确定了信号源位于浙南龙泉县境内的群山之中。这与宋先生提供的最后已知方位基本吻合。

“信号极其微弱,时有时无,推测发射设备受损或电力不足。”技师回禀,“且附近有不明干扰源,很可能是敌人在进行无线电侦测。”

情况不容乐观。“星火”还活着,但在深山老林中,被敌人围追堵截,处境岌岌可危。

尹静琬当机立断。她通过加密信道,向龙泉县周边几个预先布置的、相对可靠的联络点发出了指令:启用备用接应方案。这些联络点多是尹家药行在当地的分号或与许家有生意往来的山货商,背景相对干净,不易引起注意。指令要求他们,在特定时间段,于几个约定好的、相对隐蔽的山口、溪谷等地,放置尹静琬通过系统兑换的那些高能量食品、急救包和伪装好的无线电对讲机。同时,利用当地人的身份,散布一些真假难辨的“山匪活动”、“猎户见闻”消息,以混淆视听,干扰追兵判断。

这是一招险棋,如同将救生索抛入茫茫大海,能否被“星火”捞到,全靠天意和其自身的机敏。

与此同时,许建璋也动用了许家在浙商中的关系,安排了两支看似普通的商队,从不同方向进入龙泉县境,商队中混入了数名尹静琬护卫队中最为精干、且略通山地行动的队员。他们的任务并非直接搜寻(那无异于大海捞针且极易暴露),而是在接应点附近区域游弋,一旦发现异常或接收到对讲机信号,便相机提供掩护和引导,将“星火”带往预设的安全转移路线。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乌池接连又下了几场雪,年关的气氛愈发浓厚,但尹静琬书房内的紧张气息却丝毫未减。她每日对着地图,根据零星的反馈信息,推演着各种可能。

五日后,一个深夜。负责无线电监听的技师猛地摘下耳机,冲到尹静琬书房外,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小姐!信号!是‘星火’的备用频率!很清晰!他……他发出了安全抵达三号接应点的讯号!请求下一步指示!”

三号接应点,是位于龙泉与福建浦城交界处的一个废弃炭窑,位置极其隐蔽。

尹静琬霍然起身,一直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几乎站立不稳。成功了!第一步接应成功了!

她立刻下令,通过加密频道,向游弋在附近区域的接应小队发出指令,命其火速赶往三号接应点,确认“星火”身份与状态,并按照预定方案,护送其经山路前往闽北,那里有“南天”方面安排的下一站接应力量。

接下来的几天,消息断断续续传来。“星火”确实在三号接应点获得了宝贵的补给和通讯设备,身体状况尚可,但腿部有旧伤,行动不便。接应小队已与其汇合,正利用夜幕和复杂地形,艰难地向闽北方向转移。期间曾与一股不明身份的巡逻队遭遇,发生短暂交火,凭借对讲机及时沟通和地形优势,小队成功摆脱,无人伤亡。

直到腊月二十八,年关已近在眼前,最终的消息终于传来:“星火”已安全抵达闽北交接点,由“南天”的人顺利接走。至关重要的情报,已安全送达。

书房内,尹静琬看着那份简单的“任务完成”密电,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但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甸甸的成就感与欣慰,却充盈在心间。

她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位代号“星火”的同志,更是他携带的那份关乎数百人性命和一次重要军事行动成败的情报,是抗日前线的一份希望。

“强国系统提示:成功协助营救关键情报人员,间接影响局部战局,有效保存抗日有生力量。奖励救国点数800,系统空间扩容至2立方米。”

“反恋爱脑系统同步提示:宿主专注于崇高事业,有效规避情感陷阱,意志力提升。”

系统的奖励如期而至,点数丰厚,空间扩容更是解决了物资储运的燃眉之急。但此刻,尹静琬觉得,那份成功的喜悦,远比系统奖励更让她满足。

许建璋得知消息后,亦是满脸喜色,看着妻子疲惫却熠熠生辉的眼眸,心中充满了骄傲与钦佩。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如此的真实而有分量。

“静琬,辛苦了。今年这个年,我们可以过得安心些了。”他温声道。

尹静琬抬眼望向窗外,夜幕低垂,府中已挂起了喜庆的灯笼,暖光映在雪地上,一片安宁祥和。这与闽浙交界处的风雪、枪声与奔波,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她轻轻“嗯”了一声。

是的,这个年,可以稍微安心一些了。

腊月三十,乌池城内外爆竹声声,辞旧迎新。许府亦是张灯结彩,仆役往来穿梭,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一派喜庆祥和。然而,这份浮于表面的热闹,却难以完全浸入尹静琬的心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