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龙归山海,图新蜀汉(1/2)
--
汉中的城楼上,晨风猎猎,吹动着魏延一身布衣。他望着远方,心中却没有半分卸下重担的轻松。后主刘禅虽然准了他的辞呈,但蜀汉的根基,早已在连年北伐和内部倾轧中腐朽。朝堂之上,多是守成之辈,民间之下,却是哀鸿遍野。
“救一个魏延,不过是给这栋将倾的大厦换了一根稍微结实的柱子罢了。”姜小伍,如今的魏延,心中明镜似的,“若不从根基上改变,蜀汉的灭亡,不过是时间问题。”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些被朝廷遗忘的角落——那些因战乱和饥荒而啸聚山林的流寇、山贼,以及那些被汉人视为“蛮夷”,却拥有着强大力量的少数民族。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悄然成形。他不要那虚名,他要的是一股真正能撼动旧格局的新生力量。
**第一步:龙入深山,收拢人心**
魏延消失在了官方的视野里。他不再是那个威名赫赫的大将军,而成了一个云游四方的江湖客。他先是来到了汉中与巴蜀交界处的米仓山,这里盘踞着最大的一股山贼,头目人称“过山风”。
“过山风”本是破产的农户,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才落草为寇。魏延没有带一兵一卒,只身闯入了他的山寨。
“你是何人?敢闯我的地盘!”“过山风”一脸警惕。
魏延不卑不亢,环顾四周那些面黄肌瘦、眼神却凶悍的弟兄,朗声道:“我是来给你们一条活路的。”
“活路?我们抢的就是活路!”
“抢来的,是死路。”魏延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官府视你们为寇,百姓惧你们为虎。你们今日能抢一顿饱饭,明日官军大军围剿,你们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你们的家人,你们的未来,在哪里?”
一番话,说得山寨里一片死寂。这些,正是他们心中最深的恐惧。
魏延趁热打铁:“我不要你们为寇,我要你们为兵。我给你们正式的军籍,给你们家人的田地和安身之所。我教你们真正的战阵,让你们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而不是人人喊打的盗匪。你们,可愿意?”
“过山风”看着魏延那双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和尊重。他犹豫了许久,最终单膝跪地:“若将军真能如此,我‘过山风’愿率八百弟兄,追随将军!”
此后数月,魏延的足迹遍布巴蜀的深山老林。他以雷霆手段收服了最凶悍的山贼,以仁德之心安抚了最可怜的流民。他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从八百人,迅速扩充到了五千之众。他不再称他们为“贼”,而是“义军”。
**第二步:南抚蛮夷,化敌为友**
队伍壮大了,但魏延深知,仅凭这些乌合之众,还不足以成事。他将目光投向了南中的少数民族——那些被诸葛亮“七擒孟获”后才暂时归顺的部落。
他没有带着军队去“安抚”,而是带着礼物和诚意,独自走进了南中深山。他找到了孟获的后人,如今的部落首领孟炎。
孟炎对这个汉人将军充满了戒备:“你们汉人,总是言而无信。”
魏延没有辩解,而是指着部落里简陋的农具和贫瘠的土地说:“我带来的是更好的种子,是开垦梯田的方法,是能让你们族人吃饱穿暖的技术。我不要你们的臣服,我只要一个公平交易的机会。你们出精兵,我出粮食和装备,我们共同守护这片土地,抵御外敌。你们的勇士,不再是‘蛮兵’,而是蜀汉的盟友,是受尊敬的战士。”
为了表示诚意,魏延亲自下场,用现代的基础知识,指导他们修建水渠,改良农具。他还发现南中盛产优质铁矿和战马,这正是蜀汉最稀缺的战略物资。
孟炎被魏延的真诚和远见所折服。他看到了一个与其他汉人官僚完全不同的魏延。他举起酒碗,高声道:“魏将军,孟炎信你!我南中勇士,愿与你结为兄弟,共进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