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13章 荒地的难题

第13章 荒地的难题(2/2)

目录

“得用硫磺粉中和,”他在心里盘算,又立刻否定——大唐哪来的硫磺粉?他想起系统面板里的提示,目光落在旁边腐烂的草叶上,“堆肥!用腐熟的草肥和粪肥混合,既能降低ph值,又能增加有机质。”

远处传来老张的吆喝声,他正指挥着两个杂役扛木犁,犁头在地上拖出“哗啦”的声响。小王已经清出一片空地,正用石头垒灶台,准备中午烧水喝。老李则在编藤条,手指虽然不如年轻时灵活,编出的网格却疏密均匀。

李杰站起身,拍掉手上的土。风穿过荒田,带来远处禁苑的钟声,那是辰时三刻的报时。他看着这三十亩杂草丛生的荒地,突然觉得它们像极了自己培育的第一株胡椒幼苗——当时那幼苗在培养皿里差点烂根,是他调整了营养液浓度才救回来。

“难啃的骨头才香。”他低声自语,捡起小王扔在地上的木叉,往最深的草丛里走去。叉齿刺入泥土时,碰到了块坚硬的东西,他俯身扒开草叶,发现是半截锈迹斑斑的箭镞,箭头还带着倒钩——这是武德四年的旧物,埋在土里快十年了。

“大人,您瞧这!”小王举着个陶罐跑过来,罐口裂了道缝,里面空空如也,“像是装过酒的,说不定底下还有宝贝!”

“别分心,”李杰笑着夺过陶罐扔到一边,“咱们的宝贝在土里,不在罐子里。”他指向刚清出的空地,“先把那片的碎石筛出来,我去看看老李的藤条编得咋样了。”

阳光渐渐升高,晒得地面发烫。荒田里的吆喝声、敲打声、草木断裂声混在一起,像一首粗粝的歌谣。远处的监视哨还在土坡上,只是目光从警惕变成了好奇——谁也没想到,这被李世民当成“刁难”的荒田,竟真有人动起了真格。

李杰蹲在老李身边,看着他手里的藤条在木框上缠绕,突然想起系统里的“贞观犁”图纸。这旧木犁改造的筛子虽然简陋,却让他有了新想法:“老李,你看这木犁的犁杆,要是改成曲辕,是不是能省力些?”

老李愣了愣,随即眼睛一亮:“曲辕?您是说像牛拉的曲辕犁那样?可这筛子不用牛拉啊。”

“我是说耕地的犁,”李杰捡起根树枝在地上画,“现在的直辕犁得两牛抬杠,要是改成曲辕,一牛就能拉,还能调深浅。”

老张刚好扛着碎石过来,闻言插嘴:“李大人说的是!去年我在关中见过类似的,就是没人敢改,怕坏了祖宗规矩。”

李杰笑了笑,没再往下说。他知道,改良农具的事不急,眼下最重要的是让胡椒种子在这片碱土里扎根。他拿起一片刚编好的藤条筛网,往地上一扣,抓起一把土来回晃动,细小的沙砾从网眼漏下,留在网上的碎石棱角分明。

“就这么干。”他拍了拍手上的土,“中午烧点皂角水,咱们先把筛出来的石头泡一泡,去去碱味,说不定还能当个压菜的石头用。”

远处的禁苑传来打更声,已是巳时。荒田里的杂草被清出半亩,露出底下板结的黄土,像块巨大的龟甲。李杰看着那片土地,又看了看手里的靛青色“验土帛”,突然觉得这荒地的难题,倒比太极殿的权谋简单多了——只要肯下功夫,土能改,石能筛,总有发芽结果的那天。

他不知道的是,土坡上的监视哨正往秦王府递纸条,上面写着“李杰率狱卒筛石,用怪帛验水,似有秘法”。而东宫的暖阁里,李承乾正听小太监回报:“那荒田连石头都往外冒,想来是种不出东西的。”只有槐树林里的武媚娘,让贴身宫女去打听“皂角泡水”的用处,她总觉得这看似寻常的举动里藏着门道。

荒田里,李杰正指挥着狱卒们搬运碎石,汗水顺着脸颊滴进土里,砸出细小的坑。他弯腰捡起一块棱角圆润的石头,突然想起现代实验室里的培养皿——或许,等土改好了,能用这些石头垒个简易的温室地基。

风里的碱味依旧刺鼻,但混着新翻泥土的腥气,竟有了几分生机。三十亩荒田的改造才刚起步,难题像地里的碎石一样多,但李杰握着那片变色的帛片,心里却比在太极殿上更踏实——这里没有刀光剑影,只有土、水、阳光,和一颗即将破壳的种子。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