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系统的催芽提示(2/2)
李杰盯着温度计,红线从三十度一路跌到二十五度、二十度,最后在十七度稳住。他赶紧把纱帐拉拢些,只留道细缝通风:“这个温差刚好,十三度,够劲儿。”凉风从细缝里钻进来,吹动纱帐发出“哗啦啦”的响,像在为种子唱摇篮曲。
第七天的天刚蒙蒙亮,老张就提着水瓢往纱帐棚跑。他惦记着那些种子,夜里醒了三回,梦见满地的胡椒苗都蔫成了草。刚掀开纱帐的一角,他就像被施了定身法,手里的水瓢“哐当”掉在地上,瓢里的水泼在沙地上,洇出个不规则的圆。
“出……出来了!”老张的声音劈了叉,像被砂纸磨过的铜锣,他指着育苗盘,手指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大人!快来看!芽!绿芽!”
李杰正在草铺打盹,听到喊声一骨碌爬起来,鞋都没穿好就光着脚冲过去。晨光顺着纱帐的缝隙涌进来,在沙面上织成金色的网,网住了一个个顶破沙面的嫩绿芽尖——它们像刚出生的小鸡啄破蛋壳,怯生生地探出脑袋,有的芽尖上还顶着晶莹的露珠,在光线下闪着七彩的光。
“一个,两个……”李杰蹲在地上,手指悬在芽尖上方,生怕呼吸太重吹伤了它们。他数得极慢,每数一个就停顿片刻,感受着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当数到第三十七个时,他突然捂住脸,肩膀剧烈地颤抖起来——是哭,也是笑。
三十七粒!成活率七成四!这个数字远超农科院实验室里的六成果断率,连系统面板都弹出了金色的烟花特效:【超额完成任务!奖励:胡椒幼苗专用营养液配方x1,抗倒伏基因片段x1】。
“大人,您看这芽多精神!”老张的胡子上沾着沙粒,却笑得像个孩子,他指着最大的那株芽尖,嫩绿的子叶已经微微展开,像只展翅的蝴蝶,“比咱村最壮的豆苗还精神!”
狱卒们闻讯都涌进棚里,小王举着那株最大的幼苗,在晨光里跑来跑去,像炫耀稀世珍宝。“咱也能种出胡椒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欢呼声响彻整个纱帐棚,惊得棚外的麻雀扑棱棱飞起,在禁苑的上空盘旋成黑压压的一片。
李杰摸着那些柔嫩的芽尖,突然想起昨夜火盆边的煎熬。当第一盆松针燃起时,他其实心里也打鼓,怕这古法升温法不管用;当后半夜温度跌到十七度时,他甚至想把火盆搬回来——但系统的提示像根定海神针,让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张大哥,按这个配方配营养液。”他把系统奖励的配方写在麻纸上,用炭笔标注着“骨粉三钱、草木灰五钱、腐熟豆饼水一斤”,“稀释十倍,每天喷一次,别溅在子叶上。”
老张接过麻纸,手指在“豆饼水”三个字上摸了又摸:“俺这就去办!保证半点不差!”他小跑着出去时,撞到了棚门的木柱,却捂着额头嘿嘿直笑。
阳光越来越烈,透过纱帐在芽尖上镀上一层金边。李杰望着那些蓬勃生长的幼苗,突然觉得眼角发痒——这些来自现代的种子,在大唐的土地上,用一场漂亮的逆袭,回应了所有的质疑和等待。它们顶破沙面的声音,或许微弱,却是他能听到的,最响亮的胜利号角。
而在禁苑的西北角,小李子正跌跌撞撞地往东宫跑。他躲在槐树后,把纱帐棚里的欢呼听得一清二楚,那三十七株嫩绿的芽尖,像三十七根针,狠狠扎在他心上。袖管里的密报已经被汗水浸透,“种子未发芽”五个字被晕成了黑团,但他知道,自己必须立刻回去,把这个坏消息告诉李承乾——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东宫酝酿。
纱帐棚里,李杰正指挥着狱卒们搭建新的育苗架。那些嫩绿的芽尖在风中轻轻摇曳,像在向这个时代宣告:属于胡椒的传奇,才刚刚开始。而他知道,这三十七株幼苗,不仅是希望的象征,更是他撬动大唐权力格局的第一块基石,接下来的路,会更难,但也更值得期待。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