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改良土的准备(2/2)
“把苗根放进浸出液里,泡一刻钟。”他示范着将一株幼苗的根部浸入液体,茎秆用手指轻轻扶着,“别让叶子沾着水,泡久了会烂叶。”生根粉的有效成分能在十五分钟内刺激根系细胞分裂,这是他在实验室验证过的最佳时长,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足。
狱卒们立刻围过来,每人捧着两三株幼苗,小心翼翼地将根须浸入陶罐。老李的手抖得厉害,差点把幼苗掉进罐里,被小王一把扶住:“李叔慢点,这苗比您的宝贝孙子还娇贵。”
老李瞪了他一眼,却把动作放得更轻:“臭小子,俺这是小心。”他看着根须在液体里轻轻舒展,像睡醒的蛇慢慢伸直身体,“这水真能让根长得壮?俺家的桃树移栽时,泡过米汤,也没见多活几棵。”
“这是保密的秘方。”李杰顺口答道,见众人茫然,又补充道,“是祖传的法子,用七种草药熬的,能让断根重新长出新须。”他蹲在苗床边,用小铲子在每个格子中央挖了个深三寸的坑,坑底还特意留了层虚土,“栽的时候,根要舒展,不能蜷着,不然长不开。”
一刻钟一到,狱卒们捧着泡好的幼苗,像捧着易碎的琉璃,踮着脚走进苗床。小王第一个栽苗,他蹲在坑边,将幼苗的根须小心翼翼地放进坑里,手指像绣花般把根须理直,再用铲子铲起虚土,一点点填进坑,填到一半时,轻轻往上提了提幼苗——这是李杰教的“提苗”技巧,能让根须更舒展。
“对,就这样,土要压实,但不能用脚踩。”李杰在旁边指导,“用手按,按到土不松动就行,太紧了根喘不过气。”他自己也栽了一株,指尖感受到土壤在掌心的弹性,刚好能固定幼苗,又留着透气的缝隙。
老张栽到第三株时,突然“哎呀”一声,原来有根须断了半寸。他脸都白了,捧着幼苗要去换,被李杰拦住:“没事,泡过生根粉,断根能长出新须。”他从系统空间调出【幼苗健康监测】,显示这株幼苗的健康度还有85%,断根处正有新的细胞在分裂,“照栽不误,记得多浇点定根水。”
定根水是用凉白开加了少量草木灰调的,ph值刚好7.0,中性的水质不会刺激新根。李杰提着水壶,每栽好一株就浇半瓢,看着水从根部渗开,将周围的泥土润成深色的圆圈。
日头偏西时,二十九株幼苗终于全栽好了。整齐的苗床上,嫩绿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片微型的森林。李杰让人在每个苗床旁插了根竹片,竹片上用炭笔写着栽苗的日期和负责的狱卒名字——这是他借鉴现代实验田的管理方法,出了问题能立刻找到原因。
“接下来要搭架子了。”李杰望着远处堆放的竹竿,阳光穿过叶片的缝隙,在苗床上投下晃动的光斑,“三天内必须搭好,等藤蔓长到半尺,就得让它往上爬。”
狱卒们坐在田埂上,看着自己亲手栽下的幼苗,个个脸上都带着笑意。老张掏出怀里的旱烟,却没点燃,怕烟味熏着幼苗;小王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将来藤蔓爬满架子的样子,说要结得像葡萄串那么多;老李数着苗床的数量,盘算着将来能收多少胡椒。
李杰站在田埂尽头,望着这片整齐的苗床,系统面板上的【移栽完成度100%,成活率预计95%】让他松了口气。但他知道,这只是移栽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搭架、施肥、防虫害,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远处的宫墙后,一双眼睛正透过树叶的缝隙窥视着这片试验田。小李子躲在槐树后,手里的帕子被攥得湿透——他得赶紧把移栽的消息报给李承乾,听说东宫的匠人已经做了些手脚,就等着胡椒藤蔓爬架时动手呢。
夕阳将苗床染成金红色,幼苗的叶片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在余晖中闪着光。李杰最后检查了一遍,确保每株幼苗都浇足了定根水,才带着狱卒们离开。田埂上留下串串脚印,很快就会被夜色覆盖,但那些栽在土里的希望,正趁着夜色,悄悄伸展着根须,朝着土壤深处扎去。三个月的倒计时还在继续,而胡椒藤攀爬的第一步,已经稳稳迈出。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