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武媚娘的胡椒香膏(2/2)
老王愣了一下,他没见过哪个娘娘会亲自蹲在地里问这些,连忙点头:“是,得挖两尺深的沟,下雨天好排水。”
香行的生意依旧火爆。胡椒香膏的配方被武媚娘锁在妆奁里,每次调香都亲自盯着,连最亲近的婉儿都不知道具体比例。贵妇们为了买到香膏,想尽了办法。吏部侍郎夫人送了对羊脂玉镯,才弄到两盒;长公主府的管事更绝,直接搬了一坛三十年的陈酿送到香行。
账房先生每天数钱数到手软,铜钱堆在库房里,都快没到膝盖了。“娘娘,咱们这半个月的收入,比得上往常半年的了!”他捧着账本,脸上的褶子都在笑,“用这些钱,在崇业坊能买三进的院子了!”
武媚娘正在看苗圃的图纸,闻言头也不抬:“再买五十亩地,扩大苗圃。告诉农技员,按司农寺的法子来,别出岔子。”
这天,武媚娘正在苗圃查看胡椒幼苗,嫩绿的芽儿刚钻出地面,像小虫子似的。李杰派人送来了新的“胡椒引”样本,还有一本《胡椒种植要诀》。“李少卿说,若是苗圃需要扩大种植,随时可以申请新的引票,司农寺会优先审批。”送文书的小吏恭敬地站着,不敢抬头。
武媚娘接过样本,看着上面熟悉的胡椒图案,指尖轻轻划过:“告诉李少卿,多谢他的美意。”她转身对婉儿道,“让人多备些上好的香膏,送一盒给李少卿的母亲——哦,忘了他还没娶妻,那就送给他的婶母吧。”
婉儿笑着应下,心里却佩服娘娘的周到——既示了好,又不失身份。
夕阳洒在苗圃上,胡椒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武媚娘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嘴角的笑容越发深邃。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往后,她要在大唐的土地上,种下更多属于自己的“胡椒”,让权力的藤蔓,沿着这些作物悄悄蔓延。
而在司农寺,李杰收到了武媚娘送来的香膏。他打开瓷盒,一股玫瑰与胡椒的香气扑面而来。“这武昭仪,倒是个玲珑剔透的人。”他轻笑一声,将香膏递给老李,“拿去给你家老婆子用,听说能养颜。”
老李乐呵呵地接过去,心里却嘀咕:大人和武昭仪这一来一往的,倒像是在打什么哑谜。
夜色渐深,长安的胡椒香还在空气中弥漫。司农寺的灯火与蓬莱宫的烛火遥相呼应,像两颗心照不宣的星辰。一场围绕胡椒的无声博弈,正在繁华的长安城里悄然展开。
第二天一早,西市的香行外又排起了长队。贵妇们拿着号牌,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哪家的宴席用了最新的胡椒菜谱。城南的苗圃里,武媚娘正和农技员讨论灌溉的细节,阳光洒在她脸上,既有女子的柔美,又有不输男子的果决。
李杰则在司农寺里,与户部的官员商议胡椒指导价。他看着窗外明媚的春光,知道只要守住“利国利民”的初心,这胡椒热就能真正成为大唐繁荣的助力。他提笔在纸上写下“民生为本”四个字,笔锋坚定,一如他对大唐未来的信念。
长安的胡椒热,还在继续。它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大唐的繁华与活力,也映照着各方势力的角逐与交融。而在这热闹的背后,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