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釜底抽薪,宫闱惊变(1/2)
李辅国意图染指北衙六军兵权的举动,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冷水,瞬间在长安朝野引发了剧烈的反应。不仅太子李豫深感不安,许多原本对李辅国敢怒不敢言的朝臣、宗室,乃至部分禁军将领,都嗅到了极度危险的气息。一旦让李辅国彻底掌控宫禁武力,其权势将再无制约,废立之事亦非不可能!
一时间,暗流汹涌,弹劾李辅国“专权跋扈”、“图谋不轨”的奏章悄然增多,虽未敢明指其欲兼并北衙之事,但字里行间的不满与警惕已然明显。
杜丰身处风暴边缘,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知道,这是李辅国权势达到顶峰后必然引发的反噬,也是自己可以利用的机会。但他更清楚,肃宗对李辅国的依赖根深蒂固,仅凭朝臣的压力,很难真正动摇其地位。必须有一件足以触及肃宗底线、让其感到切身之危的事件发生。
他并未直接参与弹劾,反而更加低调,除了东宫讲学,几乎足不出户。但在暗中,他通过程元振这条若断若连的线,以及某些对李辅国不满的宦官内线,密切关注着宫内的任何风吹草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数日后的一个深夜,杜丰已然歇下,书房外却传来了急促而轻微的叩门声。亲卫引领进一人,竟是程元振身边的一名心腹小宦官,神色惊慌,气喘吁吁。
“司徒!大事不好!”小宦官扑通跪地,声音带着哭腔,“程……程公公让小的冒死前来禀报,李辅国……李辅国他今夜调动了部分神策军,秘密控制了玄武门及通往寝宫的几处要道,宫门落钥,许进不许出!程公公察觉有异,被困在自己值房,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让小的钻狗洞出来报信!李辅国怕是……怕是要行废立之事!”
饶是杜丰心志坚毅,闻听此言也是心头剧震!李辅国竟敢如此疯狂,直接发动宫变?!他难道不怕天下勤王之师吗?旋即他明白过来,李辅国这是狗急跳墙,欲以雷霆手段控制宫廷,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旦让他控制了皇帝和太子,凭借其多年经营的势力,短期内确实可能造成既定事实!
“消息可确实?陛下和太子现在何处?”杜丰厉声问道,瞬间睡意全无。
“千真万确!宫门确实被神策军控制了!陛下应在紫宸殿后寝宫,太子在东宫,此刻恐怕都已在其监控之下!”小宦官颤声道。
杜丰大脑飞速运转。李辅国发动突然,自己被困府中,城外兵马无诏不得入城,城内能调动的力量有限且未必可靠。硬拼是下策,必须智取,关键在于打破信息壁垒,让外界知道宫内巨变!
他立刻对亲卫下令:“你二人,持我太子太傅印信,设法混出府去!一人立刻前往南衙十六卫大将军韦见素府邸,告知宫变之事,请他务必想办法稳住南衙禁军,没有陛下明旨或太子令谕,绝不可听从任何调遣!另一人,去敲响京兆府门前登闻鼓,就以‘宫禁有变,社稷危殆’为由,有多大动静闹多大动静,务必惊醒全城!”
南衙禁军与北衙素来制衡,韦见素是朝中老臣,向来不齿李辅国所为,只要能稳住南衙,李辅国便不敢肆意妄为。而敲响登闻鼓,则是要将事情彻底公开,利用舆论给李辅国施加巨大压力!
“那你呢,司徒?”亲卫急问。
“我?”杜丰眼中寒光一闪,“我去东宫!”
“东宫此刻必是龙潭虎穴!”
“正因为是龙潭虎穴,我才必须去!”杜丰斩钉截铁,“太子乃国本,绝不能有失!而且,唯有与太子在一起,我们才能名正言顺地号令群臣,对抗奸佞!”
他迅速换上朝服,将太子太傅的印信揣入怀中,对那名报信的小宦官道:“你立刻回去,告诉程元振,让他想办法在宫内制造混乱,散布消息,就说南衙禁军已得讯,正在调动,城外朔方军也已接到勤王密令!务必动摇神策军心!”
小宦官领命,又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杜丰则只带了四名最精锐的亲卫,悄然出府,避开大街,专走小巷,急速向东宫方向潜行。沿途果然见到巡逻的神策军士兵比平日多了数倍,气氛肃杀。他们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高超的身手,有惊无险地避开了几波巡逻队,终于抵达东宫外墙。
东宫大门紧闭,门前守卫赫然已换成了神策军!灯火通明,戒备森严。
杜丰心一沉,知道硬闯绝无可能。他略一思索,带领亲卫绕到东宫侧后方一处相对僻静的院墙下。这里墙高且滑,但并非没有机会。
“你们在此接应。”杜丰低声道,随即深吸一口气,后退几步,猛地前冲,足尖在墙壁上连点两下,身形借力拔起,双手堪堪扣住墙头,一个鹞子翻身,悄无声息地落入了东宫院内。
院内亦有神策军士卒巡逻,但密度远不如宫外。杜丰凭借记忆和阴影掩护,如同鬼魅般向太子寝殿摸去。
太子李豫显然也已被惊动,寝殿内灯火通明,门外守着数名神色紧张的东宫侍卫,以及……两名眼神冰冷的神策军校尉!
杜丰知道不能再犹豫,他整了整衣冠,手持笏板,从阴影中昂然走出,朗声道:“太子太傅杜丰,有紧急要事求见太子殿下!”
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那两名神策军校尉显然没料到杜丰会突然出现,都是一愣,随即按刀上前,厉声道:“宫禁已闭,无李公公手令,任何人不得惊扰太子!杜司徒请回!”
杜丰目光如电,扫过二人,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混账!本官乃陛下亲封太子太傅,辅导东宫乃本职!尔等是何人麾下,竟敢阻拦太傅见太子?莫非欲挟持储君,图谋不轨吗?!”
他这一声呵斥,运足了中气,不仅镇住了那两名校尉,连殿内的太子李豫也听得清清楚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