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239章 西使归国 寰宇见闻

第239章 西使归国 寰宇见闻(1/2)

目录

贞元四年的深秋,当萧瑟的北风开始掠过长安城的飞檐斗拱时,一支风尘仆仆、人马皆疲,却人人眼中燃烧着激动与荣耀火焰的队伍,出现在了金光门外。正是以郭锻为正使的大唐西行使团!

他们离开了将近三年。去时百余人,归来时,人数并未减少太多,但每个人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脸庞被西亚的烈日与风沙刻上了深深的痕迹,衣袍虽经整理,仍掩不住长途跋涉的磨损与异域风尘,眼眸深处却沉淀下了超越年龄的沧桑与见识过广阔天地的豁达。与他们一同归来的,还有数十匹满载的骆驼和骡马,驮负着沉甸甸的行囊,里面装的不仅是献给天子的礼物,更是囊括了半个世界见闻的无价之宝。

他们的归来,瞬间点燃了整个长安!消息像野火般蔓延,从市井街坊到朱门高户,从东市西市到皇城宫阙,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渴望知晓这些勇士带回了何等惊人的故事与物产。

郭锻未及归家沐浴更衣,便与几位核心成员,押送着最重要的几只密封铁箱,直入宫城,请求即刻觐见。

紫宸殿内,监国太子李适高坐,杜丰坐于旁侧,刘晏、凌素雪等重臣悉数在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殿下那位虽然疲惫不堪,却腰杆挺得笔直、眼神熠熠生辉的年轻正使身上。

“臣,郭锻,奉旨西行,今幸不辱命,归国复旨!”郭锻声音洪亮,带着穿越万里风沙的沙哑与坚定。他双手高高举起使节旌节,虽然旌节上的牦牛尾已脱落大半,旗面也破损不堪,却更显其历经的艰辛与象征的尊严。

“郭爱卿辛苦了!快快平身,赐座!”李适难掩激动,连忙说道。

郭锻谢恩坐下,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这历时近三载、行程数万里的壮阔征程。他讲述了穿越河西走廊的苍茫,翻越帕米尔高原(葱岭)的艰险,描述了萨曼王朝在波斯故地的苦苦支撑与大食阿拔斯王朝的无形压力,详述了如何凭借大唐国威与灵活手腕,与萨曼埃米尔缔结了旨在牵制大食的盟约。

接着,他的话语将满殿君臣带向了更遥远的西方。他描述了渡过乌泞水(阿姆河)、药杀水(锡尔河)后的见闻,讲述了在呼罗珊地区遭遇的各方势力角逐,如何巧妙地避开大食的直接阻挠,穿越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广袤区域。

最终,他提到了那个与大唐并立于世、传说中的强大帝国——“拂林”(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

“殿下,尚父,诸位大人,”郭锻的语气带着一种见证历史的庄重,“臣等抵达了拂林人的都城,君士坦丁堡。那是一座……巨大无比、繁华远超想象的城市!石头建造的城墙高耸入云,巨大的圆顶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令人惊叹,海港中停泊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船只,其市集之繁华,几不亚于长安!”

他详细描述了与拂林皇帝(巴西尔一世?或当时在位的君主)及其大臣的会谈过程。“拂林人对我大唐亦久有耳闻,他们对丝绸、瓷器的渴望,丝毫不亚于我们对西方知识的渴求。经过反复磋商,臣已与拂林帝国正式缔结友好盟约,约定互派使臣,开放贸易,共同维护通往西方的商路安全!”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与一个远在数万里之外、实力相当的西方帝国正式建交,这是自汉朝打通西域以来,华夏王朝对外交往史上空前的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