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拆装(1/2)
“全体授枪新兵——”连长庄重的声音响起,“宣誓!”
下一刻,排山倒海般的誓言,裹挟着百余名新兵全部的热血与决心,如同惊雷般炸响在训练场上空:
“我宣誓:”
“我将严格遵守《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牢记使命,忠诚履职;”
“我将爱护武器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枪支弹药安全;”
“我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完成任务,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这誓言,当它从紧握钢枪的新兵口中吼出,被赋予了灵魂,充满了金属的质感与火焰的温度。
声浪如同擂响的战鼓,一下下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房,连空气都为之共振。
那份初生牛犊的锐气,那份对信仰的忠诚,那份对责任的担当,在这一刻凝聚成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
连长郭玉杰站在主席台上,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个挺立的、紧握钢枪的身影。
他那张平日里总是威严的脸上,此刻清晰地浮现出欣慰与感慨。
他微微颔首,眼神深处是阅尽千帆后的沉淀和对眼前这支新生力量的期许。
待宣誓的回音彻底消散在风中,郭玉杰清了清嗓子,他的声音比之前更加深沉,带着一种语重心长的力量:
“同志们!”
全场肃立,静得能听到风吹过枪口红绸带的细微声响。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庄重的授枪仪式,”
他的声音不高,却稳稳地传遍每一个角落,“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它是你们军旅生涯中,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一个刻骨铭心的烙印!”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
“首先,我要你们永远记住这把枪的分量!”
“它,”连长的手指向新兵们怀中的钢枪,声音陡然拔高,“是军人的第二生命!”
“它代表着忠诚——忠诚于我们脚下这片热土,忠诚于千千万万的人民,忠诚于我们心中那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它象征着责任——在战场上,它是我们刺破黑暗、撕裂敌人的锋利獠牙!在和平岁月,它是我们守护万家灯火、扞卫安宁的坚强盾牌!”
“每一次擦拭保养,每一次握枪在手,”都要铭记于心: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信任重托!这份信任,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与亵渎!”
接着,他的语气转为严肃的命令:
“其次,我对你们所有人提出三项铁的要求!”
“第一,敬畏武器!必须像敬畏生命一样敬畏它!将《武器装备管理条例》刻进骨子里!做到‘枪在人在、人枪合一’!任何情况下,绝不能让武器脱离你的掌控范围!这是铁律!”
“第二,苦练技能!手上有了枪,心里更要有本事!训练场上,给我往死里练!不仅要会用,更要精!熟悉每一个零件的构造,掌握每一种战术的运用!让它变成你手臂的延伸,思想的载体!”
“第三,传承精神!你们手中的枪,枪膛里压着的不仅是子弹,更有无数革命先烈滚烫的热血和无上的荣光!要以先辈为镜!
在困难面前,第一个挺起胸膛!在危险关头,第一个冲锋在前!这把枪的灵魂,需要你们这一代去续写!”
最后,郭玉杰的目光变得深远而充满力量:
“同志们,授枪仪式,是起点,不是终点!”
“希望你们将今天的激动、今天的誓言、今天的责任,转化为明天练兵备战的冲天干劲!
将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担当,融入到你们每一次的挥汗如雨,每一次的摸爬滚打,每一次的执勤站岗之中!”
他挺直脊梁,声音洪亮而充满信心: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党和人民的考验面前,你们——”
他手臂有力地一挥,指向所有新兵:
“一定能用手中这把钢枪,劈开荆棘,刺破苍穹,书写属于新时代中国军人的——无上辉煌!”
“哗——!!!”掌声如汹涌的潮水般瞬间爆发,经久不息。
直到阳光升至高高飘扬的国旗和营房的屋顶上,授枪仪式才宣告圆满结束。
回到拥挤而略显嘈杂的宿舍,所有人都像捧着稀世珍宝,再也舍不得将手中的枪放下。
张天天抱着他的枪,左摸摸光滑的枪身,右瞧瞧锃亮的枪管,时不时还把脸凑近了,嘴角咧开的笑容就没消失过,喃喃自语:“我的!真的是我的了!”
旁边孙二满也差不多,黝黑的脸庞笑得像个孩子,手指小心翼翼地拂过枪托,又猛地缩回,生怕摸坏了似的,然后忍不住又去摸,眼神里的喜爱几乎要溢出来。
邱磊则是一副“专家”模样,盘腿坐在马扎,把枪横放在腿上,嘴里还发出轻微的“哒哒”声进行伴奏,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射击世界”里。
张广智则抱着枪闭着眼,在感受枪身的线条和重量,脸上是憧憬靶场第一枪的专注。
而林白,坐在自己的小马扎上,双腿并拢,将枪稳稳地放在腿上。
他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学术探究的专注,缓慢而精准地抚过枪身的每一处凸起、每一个凹陷、每一道缝隙。
护木的防滑纹路、机匣盖的边缘、弹匣的弧度……
当指尖触碰到抛壳窗的位置时,他的脑海中清晰地闪现出枪机后坐、弹壳抛出的动态画面。
旁人眼中的冰冷武器,在他眼中,已然变成了一个由精密零件构成的、等待他彻底理解的复杂系统。
宿舍里其他人的兴奋喧嚣,而林白的世界,此刻只剩下指尖之下的冰冷金属与脑海中的拆装蓝图。
“全体都有。”张维看着这帮拿着枪跟叼着肉骨头不撒嘴的小狼狗们似的,笑了笑。
他站在圈子中间,军姿挺拔,脸上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
掂了掂自己手中那支同样型号、枪托被磨得发亮的95式,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行了,都甭眼馋了,讲一下!”
他扬了扬下巴,示意大家靠拢些:“围过来,仔细听好了,今天我给你们讲讲这钢枪的分解组合要领……”
“报告班长!”
一个略带紧张却清晰的声音突然打断了张维的开场白。
是邱磊。
他抱着自己的枪,身体下意识地绷紧了,眼神里明显着勇气不足。
“讲!”张维的目光锐利地投过去,简短有力。
邱磊“腾”地站起身,怀里的钢枪被他下意识地又抱紧了些。
他深吸一口气:“班长,我们……我们之前看新闻,都说部队现在都在换装191式自动步枪了,性能更先进。
为啥……为啥咱们新兵连发的还是95式啊?”
问题一出,队伍里立刻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不少新兵下意识地互相交换着眼神,轻轻点头。
显然,邱磊问出了许多人心里的嘀咕,这些小伙子入伍前多少都做过点“功课”,对191式那更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更现代化的模块化特点早有耳闻。
张维看着邱磊,脸上并无愠色,反而露出一丝赞许。
他颔首,做了个简洁的手势:“坐下说。”
待邱磊带着点赧然重新坐好,他才面向所有人,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清晰:
“邱磊同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很多对军事感兴趣的同志,都知道191式步枪的优越性能,新闻上也时常报道。”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专注的脸,“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在咱们常规部队,尤其是在新兵训练阶段,目前大规模发放列装的,主要还是95式和03式。
这不是偶然,也不是咱们抠门儿,是有其现实原因的。”
宿舍鸦雀无声,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口号声和蝉鸣。
新兵们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第一点,大规模换装,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张维竖起一根手指,“涉及到庞大的装备体系更新换代,从研发定型、批量生产、配发测试,到熟悉操作、形成战力,再到全面铺开,每一步都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和充足的时间周期。
191式作为新枪族,产能和列装序列是优先保障作战任务更繁重、要求更高的特战、边防、重点卫戍等精锐力量。
轮到我们普通步兵单位,尤其是新兵连,”
他笑了笑,拍了拍手里的95式枪管,“还得靠这些‘老伙计’多顶一阵子。全面普及,那得一步一步来,稳步推进。”
“第二点,”他又竖起第二根手指,语气加重,“别小看了你们手里的95式和03式!它们在部队服役了多少年了?经历过多少次实战检验?又经历过多少严酷条件下的训练?摸爬滚打多少回了!”
他像在拍一个老朋友肩膀一样拍了拍枪托,“是,它们有些设计上的争议,比如基线偏高、人机功效比不上最新的191,这我不否认。
但是,‘成熟度’和‘可靠性’这六个字,是用无数次的实弹射击、演习对抗、甚至是真刀真枪的战场环境磨出来的!
它们的设计再‘老’,性能再不如新枪,但该打响的时候绝对能打响,该打准的时候也绝不会含糊!这是无数老兵用经验给你们打的包票!”
他顿了顿,看着新兵们渐渐了然的神情,竖起了第三根手指:“第三点,关键在弹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