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霜华初凝法理革新(1/2)
第十八章:霜华初凝,法理革新
太玄宗,霜华峰。
云雾缭绕间,冰晶凝结于殿宇檐角,折射着清冷天光。作为主修水、冰系功法的峰脉,此地灵气天然带着一股寒意,寻常弟子初来,往往需运转灵力抵御,而林霄立于其中,却如鱼得水,体内单系冰灵根自行流转,将这股寒意化为滋养。
但他很清楚,天赋只是入场券。在这弟子众多、资源有限的霜华峰,想要获得更好的功法、更多的丹药、更优的指导,必须展现出足够的价值。低调蛰伏固然安全,但缓慢的积累速度,无法应对潜藏在暗处的危机和迫在眉睫的宗门小比,以及顾危恢复的需要。
他需要资源,需要重视,需要一定的地位来自保和经营。
授课的是一位姓韩的筑基中期师兄,今日讲授的是最基础的《寒冰诀》凝冰术。“凝水成冰,心随意动,塑其形,固其质……”韩师兄示范,指尖凝聚出一道尺长、尖锐的标准冰锥,嗖地钉入十丈外的木靶,入木三分。“尔等需勤加练习,力求形态稳定,穿透力强。”众弟子纷纷尝试,一时间寒气四溢,冰锥形态各异,大多歪歪扭扭,能命中靶子已属不易。
轮到林霄。他并未立刻动手,而是仔细观察了木靶的材质、距离,甚至感受了一下场内微弱的气流。随后,他指尖灵力流转,一道冰锥瞬间成型。这冰锥,与韩师兄示范的截然不同!它并非简单的圆锥,而是更接近流线型,头部尖锐,尾部却带着细微的、如同螺旋桨叶般的纹路!
“去。”冰锥离手,破空之声异常轻微,速度却快得惊人!它并非直线飞行,而是在空中带着一种极细微的、自稳定的旋转,精准地命中木靶红心——并且,整个锥体完全没入,只在靶心留下一个细小的孔洞!
场内瞬间一静。
韩师兄瞳孔微缩,一个闪身来到靶前,仔细观察那个孔洞,又看向林霄,语气带着惊疑:“林师弟,你这冰锥……形状为何如此怪异?灵力运转方式似乎也……”
林霄拱手,语气平静,早已准备好说辞:“回韩师兄,弟子观流水遇石则分,感风行于空则旋。心想,冰锥破空,亦需破开阻力。故而尝试调整形态,并赋予其微旋,或许能去得更稳、更疾。灵力运转只是顺势而为,并未偏离《寒冰诀》根本。”
他将空气动力学和旋转稳定性的原理,包装成了“观流水”、“感风行”的悟道之语。
韩师兄怔住,仔细回味,觉得似乎有些道理,但又前所未闻。他不敢擅断,只能道:“想法……奇特。且待我禀明邢江大师兄。”
消息很快传到大师兄邢江耳中。他亲自查验了那特殊的冰锥,又以神识探查林霄灵力,确认其根基扎实,并非走火入魔。
他将林霄唤至跟前,神色严肃:“林师弟,你之想法,确属另辟蹊径。然我辈修行,重在感悟天地大道,契合自然法则。你这般刻意雕琢形态,追求外物之利,岂非舍本逐末?恐于长远道心有碍。”
这是正统修士最常见的观点。
林霄早有预料,他不卑不亢地回答:“大师兄教诲的是。然弟子以为,大道至简,亦藏于万物细微之理之中。飞鸟翔空,其形符合御风之道;游鱼入水,其体顺应破浪之理。弟子效仿自然,优化术法形态,亦是探寻大道的一种方式。且弟子时刻谨记,灵力为根,心神为本,外形只是工具,绝不会本末倒置。”
他再次用“效仿自然”作为盾牌,并将自己的行为定义为“工具”而非“目的”。
邢江沉吟片刻,林霄言之凿凿,逻辑清晰,且展现出的效果确实卓越,他一时也无法反驳。最终,他挥挥手:“罢了,既然关师叔允你自行研究,你且把握好分寸。切记,莫要沉迷奇巧,耽误了根本修行。”
此事在霜华峰内很快传开。
一部分弟子,尤其是一些困于瓶颈多年的,对林霄的方法产生浓厚兴趣,私下请教。林霄也不藏私,将一些简单的优化思路分享,但也点到即止,避免暴露太多超越时代的理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