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2/2)
薛宝钗强迫压下五味杂陈,面上维持着沉静从容,声音平稳温和:
“王爷垂询,宝钗不敢妄言。若论景致清雅,游人不多,当属城西莫愁湖。湖光潋滟,烟波浩渺,湖畔更有胜棋楼,常有文人雅士流连在此吟诗作对,倒也不失风雅。”她娓娓道来,尽显大家闺秀的见识。
“这名字倒好听!”晴雯拍手笑道:“听着就让人愁不起来啦。”
黛玉也被勾起兴趣,清冷的眉目舒展了些,忍不住转到宝钗身边,懒懒地坐下搂着宝钗的脖子:
“姐姐果然见多识广,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古乐府有云,倒是个有故事的去处。”
宝钗微微一笑,熟知林妹妹才学也不俗,竟是信手拈来,这首出自南北朝,南朝乐府的诗集,她续道:
“若论热闹繁华,自然是秦淮河畔夫子庙一带。入夜后华灯初上,画舫如织,笙歌不绝。庙市上更是百戏杂陈,小吃琳琅,游人如织。只是…”
她话锋一转,秀眉微蹙,顾虑道:
“此地鱼龙混杂,喧闹异常,且脂粉气浓,不太适合未出阁的女孩儿家去,贸然前往恐有不便,也易招惹闲话。”心思缜密,处处考虑周全,既点出热闹也直言弊端。
往年去夫子庙都是父母长辈兄长一起……
黛玉一听热闹繁华、百戏杂陈,眼中亮光更甚,但听到招惹闲话,小脸又垮了下来,撇撇嘴,小声嘀咕:
“可惜热闹处倒不让去,还有什么意思。”
宝钗摇摇头忍不住拧了她小脸一下,又觉李洵在场有些失态,含羞垂下眼帘。
李洵将黛玉那点向往和小失落看在眼里,又见宝钗一副端庄持重、实则也未必不想再去看看那点女儿心思猜了几分,心中已是了然。
“这有何难?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李洵摇了摇扇子不容置疑的道:
“听本王的,你们都换上男装便是!再把头发束起来,保管是几个俊俏的小郎君,本王再带十名御林军开道护行,哪个不长眼的敢来打趣,敢嚼一句舌根,本王给他脑袋拧下来当蹴鞠,当马桶拉屎!”
堂堂亲王,竟是说的如此粗鄙不堪,林黛玉忍不住翻了翻白眼,玉手偏扶脸颊,咬着薄唇轻啐一口。
晴雯头个反应过来,眼睛瞬间亮得惊人,咬了咬嘴唇,灵动道:“男儿打扮好主意!奴婢以前帮着姑舅表哥采买,就爱作那打扮。”对此跃跃欲试。
香菱则是一脸茫然,似乎还沉浸在上个莫愁湖,那话题中的诗词歌赋里没有回神。
黛玉先是愕然,随即被李洵混不吝的主意逗得嗤的一声抿嘴笑,秋水明眸流转,斜睨着他促狭道:
“让十个铁甲军士开道,簇拥着几个小郎君逛秦淮河?怕是还没到夫子庙,沿路的百姓就都吓得躲进屋里,摊贩也跑光了!这热闹还怎么看?岂非更没趣儿了?”
怕是要把好端端的游兴,搅成一场惊吓了!”带着娇嗔,引得晴雯也咯咯笑起来。
宝钗听着黛玉的调侃,看着李洵那副理所当然的霸道样子,心中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
她心底深处,竟也因这离经叛道的提议,生出一丝期待和跃跃欲试?
李洵哈哈一笑,混不吝地挑眉:
“这是嫌本王排场大扰民?那好办,本王让他们都换上便服,远远跟着不让人靠近便是,保证让你们几个俊俏小郎君玩得尽兴。”
众姑娘一听俊俏小郎君都羞的不行。
李洵大大方方的用眼睛强侵众美色,正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显然在他这里,不够用,正欲再说什么忽然想起某位惨不忍睹的大脑袋,随口问了一句宝钗:
“薛蟠那边如何了?”
宝钗闻言,心头一紧。
她垂下眼睫,掩去眸中的复杂情绪,含羞含情的莞尔道:
“劳王爷挂心,兄长伤势虽重,幸得良医诊治已无性命之忧,只是还需静养些时日。有母亲在旁照料,暂无大碍。”
李洵“嗯”了一声,不再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