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蛰伏与猎犬(2/2)
她立刻将这幅能量流向图绘制出来。
“这……这像是一个行动网络图!”老赵看到图纸后,震惊不已,“‘源点’提供能量或指令,‘猎犬’沿着预设或动态生成的‘路径’(这些能量丝线)行动,攻击特定的目标(这些光点),并将获取的东西输送回一个集散中心(阴影节点)!”
“也就是说,那些高能物理实验室并非随机目标,而是这个网络上的关键节点。”江雨喘息着说,这次深度连接让她消耗很大,“‘普罗米修斯’在系统地搜集构建某个东西所需的‘零件’。”
“能定位那个‘源点’或者‘阴影节点’吗?”老赵急切地问。
江雨摇了摇头:“‘源点’非常模糊,距离极其遥远,感觉……不像是常规意义上的地理位置。而那个‘阴影节点’,有很强的屏蔽,我无法穿透。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在国内,甚至可能不固定在某个大洲。”
范围再次扩大到全球,甚至可能涉及更抽象的层面。
尽管无法精确定位,但这幅能量网络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视角。“烛龙”小组第一次得以窥见“普罗米修斯”全球行动模式的冰山一角。他们立刻将这份情报通过最高密级渠道,分享给有合作关系的国际盟友,提醒他们注意本国境内可能存在的、符合能量网络图中“光点”特征的高科技设施,并加强防范。
然而,“猎犬”的行动并未停止。
就在情报分享出去后不到一周,位于美国加州的一个私人航天公司的尖端推进实验室,以及德国的一个专注于量子计算硬件的研究所,几乎同时遭到了入侵。入侵模式与前两次如出一辙:手段高明,不留痕迹,只带走特定数据,并留下那独特的能量谐波。
幸运的是,由于提前收到了“烛龙”小组的预警,这两处设施虽然未能阻止入侵(“猎犬”的渗透方式超出了常规安保的应对范畴),但加强的监控捕捉到了更清晰的能量信号波动,并且德方在研究所外围预设的、针对异常能量场的陷阱装置,成功采集到了一缕比之前更浓郁的“猎犬”能量残留!
这缕能量残留被迅速秘密送往“烛龙”基地。
技术组如获至宝,立刻投入分析。初步结果表明,这缕能量并非单纯的电磁波或辐射,它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粒子-波”二象性,并且带有微弱的、非碳基生物的信息素特征!
“这些‘猎犬’……可能真的不是人类!”分析员得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它们更像是某种能量生物,或者……高度生物工程改造后的合成体!它们能够在实体和能量态之间进行某种转换,这才能解释它们神出鬼没的能力!”
这个发现,让“猎犬”的威胁等级再次提升。它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间谍或特工,而是某种超自然或超科技的造物。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敌人,“烛龙”小组意识到,常规的安保和防御手段几乎无效。他们需要开发针对性的武器和探测技术。
基于对“普罗米修斯”能量谐波的理解,技术组开始全力研发两种设备:一是大范围的“谐波”探测预警系统,争取在“猎犬”出现前锁定大致区域;二是小范围的、能够干扰甚至捕捉那种特殊能量形态的“能量力场发生器”。
与此同时,对“净土同盟”的监控也传来了新的消息。社群内那些晦涩的引导性言论,开始集中指向下一个“光点”——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一个深地下中微子观测站。这个观测站同时也进行着一些关于宇宙背景辐射和暗物质的前沿研究。
“猎犬”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这里!
“这是一个机会!”老赵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我们在西伯利亚提前布防,利用我们正在开发的新装备,尝试捕捉一只‘猎犬’!只要能捕获一只,我们就能获得关于‘普罗米修斯’技术、甚至陆秉先下落的关键信息!”
一场围绕西伯利亚深地下中微子观测站的秘密围猎计划,迅速展开。这将是“烛龙”小组在蛰伏后,首次主动出击,直面那来自迷雾深处的“猎犬”。
江雨虽然无法亲赴前线,但她将作为整个行动的核心情报支持,通过她与“结构”的连接,远程监控能量网络的动向,为前线的战友提供至关重要的指引。
风暴,即将在西伯利亚的冰原之下汇聚。而这一次,“烛龙”不再是被动的追猎者,他们要成为张网以待的猎人。
只是,他们所要捕捉的,是游走于现实与能量之间的诡异存在。这场狩猎,注定充满了未知与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