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盟友代价(1/2)
“希望号”沿着易修感知中的规则“伤口”引力,在光怪陆离的混沌中艰难航行了数个标准日。依靠易修以“灰烬王座”缓慢转化规则乱流补充能量,以及全体船员不眠不休的抢修,舰船的伤势总算稳定下来,虽然距离恢复战力还遥遥无期,但至少保证了基本的航行与生命维持功能。
然而,另一个严峻的问题浮出水面——常规物资,尤其是高精度维修零件和某些特殊的能量催化剂的储备,在经历了连番恶战和规则风暴的摧残后,已经濒临枯竭。莉娜面对着仓库里见底的储备清单,眉头紧锁。
“引擎平衡调节器只剩下最后两套备用件,经不起下一次剧烈颠簸了。还有用于稳定能量回路的核心晶体,消耗速度远超预期,库存最多再支撑十天。”她的报告给刚刚稍有缓和的气氛蒙上了一层新的阴影。在这片法则废墟里,没有补给点,没有盟友,资源耗尽就意味着慢性死亡。
就在团队笼罩在资源焦虑中时,幽影那久违的、带着强烈空间干扰杂音的通讯突然接了进来,语气一如既往的冰冷简洁:“十点钟方向,距离三个标准单位,检测到非自然结构信号……微弱,但稳定。非帝国制式……有能量反应,似……似废墟。”
新的发现!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易修立刻下令:“保持警惕,低速靠近。”
“希望号”调整航向,小心翼翼地驶向信号源。随着距离拉近,主屏幕上的图像逐渐清晰——那是一片漂浮在混沌中的巨大残骸带,规模远超帝国舰队的遗骸。残骸的主体似乎是一艘庞大无比的舰船,风格古老而奇特,像是某种生物与机械的融合体,船体上覆盖着早已失去光泽的角质层和金属复合结构,如今只剩下扭曲的骨架和破碎的外壳,无声地诉说着曾经遭遇的可怕毁灭。
而在那片最大的残骸旁边,竟然依附着一个相对完好的、如同肿瘤般生长的球形结构。球形结构表面有微弱的灯光闪烁,似乎还在运转。
“扫描生命迹象……非常微弱,但存在。能量读数……很低,但模式古老,与星灵遗迹有部分相似,但又截然不同。”莉娜快速分析着数据。
“发出通用和平识别信号,频率调到最低,避免刺激对方。”易修下令。在这片死地,任何未知的存在都可能是致命的,但也可能是唯一的希望。
短暂的沉默后,对方竟然回复了!信号极其微弱且不稳定,使用的是一种混合了多种古老语言特征的、需要莉娜紧急破译的编码。
“……识别……收到……外来者……声明……你们的……意图……”断断续续的信息传来,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和仿佛经历了万古沧桑的麻木。
易修斟酌着词句,通过莉娜翻译回应:“我们是旅者,遭遇风暴,受损严重,寻求补给与信息。我们没有恶意。”
又是一阵更长的沉默,仿佛对方在艰难地评估。fally,回复传来:“……补给……稀少……信息……或许有代价……靠近……保持……距离……”
“希望号”在距离球形结构一段安全距离外停下。球形结构侧面打开一个狭窄的通道口,一个身影缓缓飘出。那是一个穿着臃肿、古老防护服的个体,身形佝偻,行动迟缓。他\/她通过牵引索靠近“希望号”,在通讯频道中发出了面对面交流的请求。
易修同意了。舰桥一侧的隔离舱门打开,那个身影飘了进来。脱下头盔后,露出一张布满皱纹、肤色苍白中透着诡异青灰色的脸,眼睛很大,却毫无神采,只有深深的倦怠。他自称“瓦克”,是“掘星者”族裔的最后一名……“守墓人”。
据瓦克所述,他的族裔在很久以前(时间单位与帝国纪年无法对应)为了躲避一场席卷宇宙的灾难(疑似“虚无吞噬者”的早期爆发),乘坐这艘“方舟”(他如此称呼那巨大残骸)逃入缄默星域,最终因能量耗尽和规则侵蚀而搁浅于此。族人逐渐消亡,只剩下他依靠残存的维生系统和采集废墟中游离能量,苟延残喘了不知多少岁月。
“你们……很特别。”瓦克浑浊的眼睛看向易修,又扫过星岚的灵体,“你们的能量……与这片‘哀伤之地’(他对缄默星域的称呼)……有某种……共鸣。但也……引来了‘清道夫’的注视。”他指的是“虚空回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