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水师战船升级,加装蒸汽辅助动力(2/2)
李默立刻转动阀门,锅炉里的蒸汽压力瞬间升高,曲轴开始转动,带动船尾的螺旋桨旋转,溅起白色的水花。战船慢慢往前移动,一开始速度还慢,随着发动机转速加快,船身逐渐平稳,速度也提了上来。
“测速!”郑海喊道。
水手拿着测速绳,把带有铅锤的绳子扔进海里,绳子上每隔一丈系着一个结。一炷香后,水手拉起绳子,数了数结的数量,大声汇报:“统领!速度两节!比摇橹快多了!”
郑海走到船尾,看着旋转的螺旋桨,感受着战船平稳的前进,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当了二十年水师,还是第一次在无风天看到战船能走这么稳、这么快。以前遇到无风天,要么漂在海上等风,要么让水手摇橹,摇橹不仅慢,还累,水手们半天就没力气了,现在有了蒸汽发动机,根本不用费劲。
“李默,能不能再提提速度?”郑海问道。
李默摇摇头,指着压力表:“郑统领,这是小型发动机,最大功率只能到两节,再快锅炉压力就超了,不安全。而且咱们是辅助动力,太快了也费煤,留着煤应对后面的无风天更划算。”
郑海点点头,不再说话,而是走到船楼顶端,拿出望远镜观察周围的海面。五艘战船排成一字纵队,都开着蒸汽发动机,平稳地往前航行,船尾的螺旋桨在海面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水痕。远处的长山岛渐渐清晰,按照以前的速度,无风天要走一天才能到,现在估计午时就能到。
就在这时,“镇海三号”突然发出一声闷响,速度慢了下来。郑海心里一紧,连忙让“镇海一号”靠过去,用望远镜一看,“镇海三号”的排气管不冒蒸汽了,维修员正从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根铁屑。
“怎么回事?”郑海通过旗号问道。
“镇海三号”回复:“发动机气缸进了铁屑,卡住活塞,已经修好,马上恢复速度!”
果然,没过一刻钟,“镇海三号”的排气管又冒出了蒸汽,速度慢慢提了上来,跟上了队伍。郑海松了口气,对身旁的副将说:“以前要是船出了问题,比如舵坏了、帆破了,得靠别的船拖回去,现在这蒸汽机器坏了,自己就能修,真方便。”
副将笑着点头:“是啊统领,有了这机器,咱们巡逻再也不用看风向了,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比以前灵活多了!”
午时过后,五艘战船抵达长山岛附近海域。郑海下令关闭发动机,升起风帆——这时海面上刮起了微风,帆布鼓了起来,战船借着风力继续航行,速度比开发动机时还快。“李默,把发动机保养一下,下午咱们逆风返航,再试试发动机的力气。”郑海说道。
李默和维修员们立刻开始保养发动机,清理锅炉里的水垢,检查齿轮咬合,更换磨损的密封垫。水手们则在岛上补充淡水,休息片刻。
下午申时,海面上的风突然变了方向,成了逆风,帆布被吹得猎猎作响,战船开始往后退。郑海立刻下令:“落帆!开发动机!逆风返航!”
发动机再次启动,螺旋桨反向旋转,战船顶着风缓缓前进。虽然速度比顺风时慢了点,但至少不用往后退,也不用绕路找顺风。郑海站在船楼上,看着迎面而来的海浪被船首劈开,心里感慨万千——以前遇到逆风,要么在岛上等风变向,要么绕很远的路,浪费时间不说,还可能耽误任务。现在有了蒸汽动力,逆风也能走,水师的巡逻范围能扩大不少,遇到倭寇或后金的船只,也能更快地追上去。
“想当年,我刚当水手的时候,船要是遇到无风天,船长就让我们钓鱼打发时间,一等就是两三天。”郑海对李默说,“现在好了,有了这蒸汽机器,咱们水师再也不用完全看风向行事,巡逻与作战更灵活,这都是将军的功劳啊!”
李默笑了笑:“郑统领,以后咱们还能造更大的发动机,让战船跑得更快,装更多的炮,到时候咱们水师就能守住整个渤海,不让倭寇和后金的船靠近!”
傍晚时分,五艘战船顺利返回登莱港。王巢早已在码头等候,看到战船靠岸,连忙上前问道:“郑海,海试怎么样?发动机好用吗?”
郑海跳下战船,激动地握住王巢的手:“将军!太好用了!无风时能跑两节,逆风也能走,机器坏了还能当场修!有了这蒸汽动力,水师的实力至少提升了三成!剩下的五艘船,咱们赶紧改装,越快越好!”
王巢看着郑海兴奋的样子,笑着点头:“好!造船厂已经准备好零件了,这就开始改装剩下的五艘船。等十艘船都改装完,咱们水师就去渤海巡逻一圈,让倭寇和后金看看,咱们登莱水师的厉害!”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十艘战船上,船尾的排气管还冒着淡淡的蒸汽。李默和学员们正在收拾维修工具,老张则在和工匠们讨论怎么改进发动机安装工艺,郑海在给水手们布置任务,准备下次巡逻。王巢站在码头上,望着远处的大海,心里清楚——战船加装蒸汽辅助动力,只是第一步。未来,他还要造更大的蒸汽战船,装更厉害的火炮,让登莱水师成为大明最强的水师,守护好这片海,为大明的复兴打下坚实的海上屏障。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