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飞鸢”亮相,震慑诸将(1/2)
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一,北京城外的演武场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往日用于操练士兵的开阔场地,今日被一道丈高的木栅栏围起,栅栏外整齐排列着数十顶黄色帐篷,帐前悬挂着“兵部”“户部”“内阁”等牌匾——文武百官奉王巢之命,在此等候观看一场“足以改变天下战事”的奇物演示。
辰时刚过,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京城方向传来。王巢乘坐的明黄色龙辇在百余名禁军的护送下,缓缓驶入演武场。车驾停下,王巢身着玄色龙袍,腰系玉带,在太监的搀扶下走下龙辇,目光扫过在场的官员,最终落在栅栏内那一百架形似钢铁巨鸟的“飞鸢”上——昨日深夜,他已通过系统将战斗机从空间内取出,此刻这些银色的钢铁造物正静静地停在草地上,机翼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与周围的冷兵器时代景象格格不入。
“监国大人驾到!”太监高声唱喏,文武百官纷纷跪倒在地,”。王巢抬手示意众人平身,声音洪亮:“今日召诸位前来,非为朝会,而是要让大家见识一件新得的‘利器’。此物若能用于战事,我中华军日后征战,必将如虎添翼!”
百官闻言,皆面露好奇。内阁首辅徐阶上前一步,躬身问道:“大人所言‘利器’,莫非是近日京郊传言的‘飞鸢’?臣等虽略有耳闻,却不知此物究竟有何妙用。”
王巢笑着点头,抬手指向栅栏内:“徐爱卿所言极是。诸位且随朕上前,亲眼看一看这‘飞鸢’的能耐。”说罢,他率先迈步走向栅栏,百官紧随其后,目光紧紧盯着那些从未见过的钢铁造物——机身修长,两侧伸出的机翼如雄鹰展翅,尾部装有几片垂直的尾翼,下方还装有三个轮子,整体造型既怪异又透着一股威严。
“这……这便是‘飞鸢’?”兵部尚书秦邦屏伸手想要触摸机翼,却被身旁的禁军拦住。他收回手,眼中满是疑惑,“大人,此物通体由钢铁打造,沉重异常,如何能称之为‘飞鸢’?莫说飞上天空,恐怕连移动都颇为费力吧?”
不少官员纷纷附和,有的认为这只是工匠打造的新奇摆件,有的甚至觉得王巢是被奸人蒙骗,将无用之物当作宝贝。王巢并未辩解,只是对身旁的侍卫道:“传我旨意,让飞行员启动‘飞鸢’,展示升空与盘旋之技。”
侍卫领命后,快步走向栅栏内。很快,十名身着蓝色制服、头戴黑色头盔的飞行员从帐篷内走出,他们步伐整齐地来到“飞鸢”旁,打开驾驶舱门,依次坐入其中。百官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只见飞行员在驾驶舱内摆弄着各种旋钮与拉杆,随后便听到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飞鸢”尾部的引擎突然启动,喷出淡蓝色的火焰,机身微微颤抖,开始在草地上缓缓滑行。
“轰隆!轰隆!”引擎声越来越响,“飞鸢”的滑行速度越来越快,两侧的草地被气流吹得倒向一边。就在百官以为它即将冲出演武场时,机身突然微微抬起,机翼划破空气,竟缓缓离开了地面,向着天空攀升而去!
“上天了!它真的飞起来了!”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徐阶瞪大了眼睛,手中的朝笏险些掉落在地;秦邦屏张大了嘴巴,脸上的质疑早已被震惊取代;几名年轻的官员甚至激动得跳了起来,指着空中的“飞鸢”,语无伦次地喊道:“神物!此乃神物也!”
空中的“飞鸢”在飞行员的操控下,开始平稳地盘旋。它时而升高,时而降低,时而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机翼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如同一群翱翔的钢铁雄鹰。地面上的百官看得目瞪口呆,原本的质疑与轻视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畏——在这个依靠马匹与船只出行的时代,能让钢铁造物飞上天空,简直是超出想象的奇迹。
“诸位爱卿,”王巢的声音在轰鸣声中响起,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这‘飞鸢’不仅能升空盘旋,还能在空中侦察敌情。它的飞行高度可达万丈,视野开阔,敌军的营地部署、兵力调动,皆能尽收眼底;若遇敌军阵地,还可投掷‘轰天雷’(炸弹),摧毁对方的防御工事与粮草仓库,让敌军防不胜防。”
话音刚落,空中的一架“飞鸢”突然倾斜机身,从机翼下投下一枚黑色的物体。那物体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重重地落在演武场另一侧的空地上。“轰隆!”一声巨响,地面被炸出一个直径数米的大坑,泥土与碎石飞溅,震得周围的帐篷微微晃动。
百官吓得纷纷后退,脸上满是惊恐。秦邦屏颤声说道:“……此物竟有如此威力!若用于战场,敌军的城墙与堡垒,岂不是不堪一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