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明末龙旗 > 第438章 后勤保障,粮草先行

第438章 后勤保障,粮草先行(2/2)

目录

“你们都是中华军的栋梁之才,铁路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你们。”王巢微笑着说道,“要刻苦学习,熟练掌握驾驶与维修技术,确保铁路通车后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输粮草与物资,为收复辽东贡献力量。”

“谨遵监国大人教诲!”工匠们齐声应道。

离开济宁后,王巢又前往永平府与山海关,检查粮仓建设与铁路修建进度。永平府的粮仓已全部建成,粮食堆满了仓廪,士兵们正在进行防潮与防虫处理;铁路修建工地热火朝天,民夫们顶着烈日铺设铁轨,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依旧干劲十足。

在山海关,王巢见到了王忠。此时,王忠正在组织士兵进行后勤演练,模拟粮草与物资的接收、储存与分发。王巢道:“前线的后勤保障至关重要,你要组建专门的后勤部队,负责接收来自后方的粮草与物资,妥善储存,及时分发给各部队。同时,要建立物资消耗台账,详细记录各项物资的消耗情况,提前上报需求,避免出现短缺。”

王忠躬身道:“末将遵令!已组建了五万后勤部队,分为运输队、储存队、分发队等多个兵种,专门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同时,建立了详细的物资消耗台账,每日统计粮食、弹药、药材等物资的消耗情况,每周向后方上报一次需求,确保物资供应及时。”

王巢又道:“要做好伤员救治工作,在前线设立野战医院,配备足够的医生与药材,及时救治受伤将士。同时,要加强卫生防疫,定期对军营进行消毒,防止疫病传播。”

“末将已在山海关设立了三座野战医院,招募了两千余名医生与护士,配备了从后方运来的医疗设备与药材。同时,制定了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每日对军营进行消毒,要求士兵勤洗手、勤换衣,确保军营卫生。”王忠回应道。

经过一系列的考察与部署,中华军的后勤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粮草储备充足,铁路修建稳步推进,军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医疗与卫生防疫工作也得到了加强。王巢深知,后勤保障不仅是物资的供应,更是士气的保障,只有让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所向披靡。

九月中旬,济宁至通州段铁路率先通车。首列火车满载着粮食与弹药,从济宁出发,沿着崭新的铁轨向北京驶去。火车头喷出浓烟,汽笛声震彻云霄,沿途百姓纷纷涌上铁路旁,好奇地观看这一从未见过的“钢铁巨兽”。他们从未想过,原本需要十余日的路程,火车只用了一天便抵达了通州。

通州粮仓的士兵们早已等候在铁路货场,火车一到站,便立即组织人力卸载粮食与弹药。看着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铁路运抵,士兵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了火车,粮草与物资再也不用愁了,我们一定能打赢辽东之战!”

铁路通车的消息传到北京,王巢大喜过望。他下令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同时要求加快通州至山海关段铁路的修建进度。他深知,铁路的通车只是后勤保障的第一步,要确保辽东战场的物资供应,还需要不断完善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

与此同时,军工坊的生产也捷报频传。沈括成功研制出了新型穿甲弹,能够穿透清军的城墙与堡垒;步枪车间生产出了折叠式步枪,便于骑兵携带;火炮车间改良了迫击炮的发射装置,提高了射击精度。这些新型武器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中华军的战斗力。

十月初,辽东战场传来捷报,中华军先锋营收复锦州,正稳步向辽阳推进。前线对粮草与弹药的需求日益增加,铁路的作用愈发凸显。每日都有十余列火车从济宁、北京出发,满载着粮食、弹药、药材等物资,驶向山海关前线。火车抵达山海关后,再通过马车转运至各个部队,确保物资及时供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王巢下令在铁路沿线设立临时货场,将粮草与物资提前储备,方便前线部队随时调取。同时,他还组建了专门的运输船队,通过渤海湾将粮食与物资从天津运往辽东沿海的中华军据点,与铁路运输形成互补,确保后勤补给线的畅通。

北京城内,周延儒正在户部衙署内核算粮草与物资的消耗情况。他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心中感慨万千。若是在崇祯朝,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后勤保障早已崩溃,而如今在王巢的统筹安排下,粮草充足,物资充裕,运输顺畅,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监国大人真是天纵奇才,不仅在军事上屡建奇功,在后勤保障上也有着非凡的远见。”周延儒喃喃自语,心中对王巢愈发敬佩。

宋应星则在铁路修建工地与军工坊之间奔波,协调铁轨、枕木的供应,解决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他深知,铁路与军工是后勤保障的两大支柱,只有确保这两大支柱稳固,中华军才能在辽东战场上无往不利。

沈括依旧坚守在济宁军工坊,带领工匠们不断改良武器与弹药。他常常熬夜研究技术图纸,尝试新的生产工艺,只为能生产出更先进、更实用的武器,为前线将士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此时的辽东战场,中华军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后勤保障功不可没。士兵们衣食无忧,弹药充足,受伤后能得到及时救治,士气高昂,战斗力自然远超人心涣散、粮草短缺的清军。

锦州城内,王忠正在查看物资储备情况。粮仓内粮食堆积如山,弹药库内子弹、炮弹充足,医疗站内药材齐全。他对身旁的副将道:“有监国大人在后方统筹安排,我们后勤无忧,只需专心作战,早日收复辽东,剿灭满清!”

副将点头道:“正是如此!如今士兵们士气高昂,人人都想奋勇杀敌,为国家建功立业。有这样的后勤保障,有这样的士兵,何愁不能平定辽东!”

十一月初一,中华军收复沈阳,满清政权彻底覆灭。捷报传到北京,全城百姓欢呼雀跃,纷纷走上街头庆祝。王巢站在皇宫的城墙上,望着东北方向,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后勤保障的胜利。若非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建立了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要想在短时间内收复辽东,剿灭满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粮草先行,果然不假。”王巢轻声说道。他知道,收复辽东只是统一全国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平定南方的南明残余势力与农民起义军,后勤保障的任务依旧艰巨。但他有信心,只要继续完善后勤保障体系,扩大铁路网络,提升军工生产能力,就一定能平定乱世,统一全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

阳光洒满紫禁城,金色的光芒映照着王巢的身影,也映照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后勤保障的坚实基础,将支撑着中华军的铁蹄,踏遍山河,恢复中原的繁华与荣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