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帝孤 > 第11章 粹体前的准备

第11章 粹体前的准备(1/2)

目录

林辰踩着晨露进了村长爷爷院的。看到村长手里拎着一个粗布包,见林辰进来,笑着递过包:“这里面是‘淬体汤’的方子和药材,你疑气境已经稳了,该准备粹体了。”

林辰连忙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除了一张泛黄的药方,还有晒干的蒲公英、青风草,甚至还有一小截紫芝草根。“村长爷爷,这些药材够吗?”他指着药方上的“主药需半灵药”,想起自己那半株银叶兰。

“够了。”村长蹲下身,指着药方解释,“粹体分三阶段,第一阶段用凡药打底,把身子骨先‘松’开;第二阶段加老药,让灵气能顺着经脉走;第三阶段再用你的银叶兰当主药,帮着灵气‘咬’开筋骨的缝隙——这样循序渐进,才不会伤了自己。”

林辰听得认真,把药方折好放进怀里。村长又从兜里掏出个陶锅:“这锅是我年轻时粹体用的,熬药时灵气不容易散,你拿去用。记住,每天卯时练完吐纳就熬药,趁热泡半个时辰,泡的时候要把灵气往皮肤里引,让药力跟着灵气走。”

“我记住了!”林辰接过陶锅,掌心传来陶土的温意,心里满是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林辰按村长的嘱咐准备——每天清晨先去村长家练吐纳,巩固灵气;回来后就用陶锅熬淬体汤,院子里总飘着草药的清香。第一次泡药时,热水裹着药力渗进皮肤,他只觉得浑身又麻又痒,像有无数小虫子在爬。

“别躲,把灵气往痒的地方引!”村长隔着门喊,“这是药力在松你的筋骨,忍过去就好了。”

林辰咬着牙,调动丹田的灵气往皮肤表层涌。灵气一到,麻痒感渐渐变成了温热,像有暖流裹着筋骨打转。泡完药,他试着抬手握拳,只觉得胳膊比平时有力,连劈柴都省了不少劲。

过了七天,凡药熬的淬体汤见了底,林辰开始用加了紫芝草根的老药汤。这次泡药时,药力顺着灵气往经脉里钻,偶尔会传来刺痛,像细针扎在胳膊腿的经脉上。他想起村长说的“粹体境本就疼”,咬着牙坚持,直到药汤凉透才出来。

泡完老药汤的第三天,林辰在练吐纳时,忽然感觉到丹田的灵气比以前更“活”了——以往灵气只会在丹田打转,现在竟能顺着胳膊的经脉流到指尖,再慢慢流回去。他赶紧跑去告诉村长,村长听了笑着点头:“身子骨松透了,灵气能走经脉了,这就可以用银叶兰熬最后一锅药,准备真正粹体了。”

傍晚,他把银叶兰切碎,放进陶锅和其他药材一起熬煮。药香比之前更浓,还带着淡淡的灵气,连院子里的鸡都凑到锅边打转。林辰守在锅边,看着药汤慢慢变成淡紫色,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他知道,等这锅药熬好,他就能真正踏入粹体境,离那十大窍的修行路,又近了一步。

陶锅里的药汤渐渐熬成淡紫色,氤氲的热气裹着灵气往上飘,林辰盯着咕嘟冒泡的药汁,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陶锅边缘,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火候差不多了,把火撤了,晾到温乎再泡。”村长不知何时站在了院门口,手里还拿着一块粗布巾,“泡的时候别贪烫,温汤最能让药力渗进筋骨,要是觉得疼得受不了,就停下来喘口气,别硬撑。”

林辰连忙应着,小心地把陶锅从灶上挪下来,又按照村长的嘱咐,用粗布巾把锅边裹好,免得烫手。等药汤晾到不烫皮肤时,他端着陶锅进了屋,倒进提前准备好的木桶里。

木桶里的药汤泛着淡紫微光,灵气像细小的银线在汤里浮动。林辰深吸一口气,褪去外衣坐进木桶,热水瞬间裹住身体,带着银叶兰灵气的药力立刻渗进皮肤,比之前两次泡药的感觉更强烈——不是麻痒,也不是刺痛,而是一种温热的“裹劲”,像有无数双小手,正顺着皮肤往筋骨里按。

“把灵气往丹田聚,再慢慢往四肢推。”村长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让灵气带着药力走,别让药力散了。”

林辰闭上眼睛,集中精神调动丹田的灵气。那团暖意顺着他的意念,先在丹田打了个转,然后慢慢往胳膊的经脉里涌。灵气走到哪里,药力就跟到哪里,原本有些僵硬的胳膊经脉,被灵气和药力一冲,竟渐渐变得通畅,连之前泡老药汤时残留的刺痛感都消失了。

可当灵气往腿上走时,麻烦来了——小腿的经脉像是堵了似的,灵气推着药力走到一半就卡住了,紧接着传来一阵尖锐的疼,像有根细针在经脉里扎。林辰忍不住“嘶”了一声,额头上冒出冷汗。

“疼就停下来,别硬冲!”村长连忙说,“你小腿的经脉可能之前干活时受过硬伤,得慢慢揉开。试着把灵气分成小股,一点点往经脉里送,像用温水泡硬疙瘩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