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秉烛夜谈(2/2)
\"二叔,可有空闲?侄婿有些想法想与您商讨。\"陈知礼恭敬地拱手。
顾二叔挑了挑浓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个向来专注于读书的侄女婿,今日竟主动寻他谈事?两年前给他一些方子后,就再也没有掺和过他生意上的事。
得亏这个侄女婿心性是好的,不然一百个盼儿都不是他的对手。
他拍了拍陈知礼的肩膀:\"正好,我也有些账目要理,不如去我书房详谈?\"
\"求之不得。\"陈知礼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两人穿过回廊,来到顾二叔位于东厢的书房。
这书房比陈知礼想象中要简朴许多,根本不像是江南顾家二爷用来处理事情的地方。
房间不算小,能同时容纳十几个人,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再就是同色配套的几把椅子,靠墙而立的两排书架,上面整齐码放着各地生意的账簿和还有一些商路图志。
顾二叔示意陈知礼坐下,自己则从柜中取出一套青瓷茶具,熟练地沏起茶来。\"说吧,什么事让你这个读书人放下圣贤书来找我这个商人?\"
茶香在室内氤氲开来,陈知礼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倒出几页写满蝇头小楷的纸张。
\"二叔,这些日子我在读书之余,也常思索一些生意上的事。
顾家虽在江南根基深厚,但京城才是真正的富贵之地。\"
陈知礼将纸张在桌上摊开,\"我整理了一些想法,想请您过目。\"
顾二叔接过纸张,初时只是随意浏览,但很快,他的目光变得专注起来,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陈知礼安静地品着茶,不急不躁,给他足够的时间消化内容。
这些纸上详细列出了未来五年京城最有前景的几项生意:药材、香料、茶叶、酒楼和海运。
每一项后面都附有市场分析、经营策略和预期收益,甚至备注了一些方子,甚至精确到某个街区最适合开什么样的铺子。
\"这...\"顾二叔抬头,眼中满是震惊,\"知礼,你从何处得来这些见解?特别是这海运一项,朝廷刚刚解除海禁不久,你怎么就断定两年后会有大发展?\"
陈知礼早已准备好说辞:\"二叔有所不知,我在江南书院读书时,曾经游学一段时间,游学期间曾结识过几位海商,听他们说起海外物产之丰饶,利润之丰厚。
如今朝廷开海,正是抢占先机之时。至于其他,不过是从古籍和平时观察中总结而来。\"
顾二叔将信将疑,但纸上所列确实与他私下收集的商业情报不谋而合,甚至更加详尽准确。
\"药材一项,你为何特别指出要在西城开铺?那里并非繁华之地。\"顾二叔继续追问。
陈知礼微微一笑:\"二叔可曾注意到,太医院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医都住在西城?他们的弟子、求医的达官显贵也多聚于此处。若能在那里开一家品质上乘的药铺,...\"
顾二叔眼睛一亮:\"妙啊!如此一来,不仅能卖药,还能借机结交权贵!\"
\"正是此意。\"陈知礼点头,\"京城有回春堂和百草堂,尽管祖父的医术很厉害,但也不需要吃这份苦,顾家的成药质量上乘,名声早已经在外。
顾家不抢其他医堂的生意,只是卖药,如此不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再有,物以稀为贵,好药往往一药难求,这些也正是顾家赚钱的同时,结交一些权贵的好时机,在京城,光有钱也是不行的。\"
两人越谈越投机,从天南聊到海北,又从药材谈到聊到海运贸易。
陈知礼的生意头脑,以及对京城未来商业走势的判断令顾二叔惊叹不已。
有些见解甚至超越了他这个在商场摸爬滚打二十年的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