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陈知礼置业(2/2)
\"这才像样。\"顾苏合满意地点头,\"记住,见刘大人时不必多话,但问到你科举的事,定要答得妥帖。\"
马车穿过清晨的京城,街道上早市正热闹。陈知礼透过纱帘,看着挑担的小贩和赶早的行人。
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规律而安稳,不多时就到了地方。
大理寺衙门比想象中朴素。
青灰色的围墙,朱红色的大门,门口两个衙役持棍而立。
顾苏合递上名帖,不一会儿就有个书吏模样的人引他们从侧门进入。
穿过两道回廊,来到一处僻静的小院。院中一株老梅树亭亭如盖,树下石桌上已摆好茶具。
\"顾兄,你们来了,请坐。\"一个浑厚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刘涛约莫三十岁上下,面容清秀,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顾苏合上前见礼,又引见陈知礼。陈知礼躬身长揖,动作标准得挑不出一丝错处。
\"果然是青年才俊。\"刘涛微微颔首,\"听说你去岁秋闱中了解元?\"
\"回大人话,侥幸得中。\"陈知礼声音平稳,手心却已渗出细汗。
刘大人示意他们落座,亲自斟茶。
茶汤清亮,香气扑鼻。陈知礼双手接过,轻啜一口,竟是上好的龙井。
刘大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上次说的庄子和宅子,如果你真心想要,我倒是可以给你出些力,不瞒你说,盯着的人也是不少。”
“多谢刘兄,我肯定是要,如今京郊的好庄子可不好买,价钱贵一点都没事。”
两人说了好一会,陈知礼始终安静地听着,绝不轻易地插话。
\"多谢刘大人指点。\"顾苏合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推过去,\"一点家乡特产,不成敬意。\"
刘大人看都没看就收下了,转而问起陈知礼的学业。
当得知去江南书院读书两年半,有幸经常得明山长指点,刘大人明显来了兴趣。
他有意跟陈知礼聊起了杂学,不论有多杂,陈知礼都能侃侃而谈,声音不轻不重,不急不缓。
\"好,好,知礼学问学问真扎实,不愧为解元公。\"刘涛点头,\"若有需要,可拿我的名帖去国子监借阅些典籍。\"
说着真的取出一张名帖递给陈知礼。
离开大理寺时,日头已近中天。
\"二叔,刘大人为人很是热情。\"马车上,陈知礼道。
顾苏合一笑:\"一来是看明山长的面子,二来嘛.,我跟他的关系也不错,当年在江南我们就熟悉,再就是他很欣赏你的学问。\"
他笑着拍了拍腰间原本挂着锦囊的位置,\"我可是给他带了'家乡特产'。\"
陈知礼蹙眉:\"二叔,您在那里给他送礼,这...是否有些...\"
\"有些不妥?\"顾苏合接过话头,\"知礼啊,你要记住,在京城办事,人情往来再正常不过。
刘大人不收重礼,那是他的操守。但我们若空手上门,就是不懂规矩了。\"
见陈知礼仍有些纠结,顾苏合又补充道:\"那锦囊里不过是两方上好的徽墨,值不了几个钱,却正合刘大人心意。他好书法,这是投其所好。\"
陈知礼这才释然,不是银票就好。
这个刘涛,曾一度坐上大理寺卿的位置,后又调前刑部,是一个很聪明又很厉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