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来报案的也太多了(1/2)
雨季过后,余杭府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
得益于官府有效的灾后应对和朝廷的赋税减免政策,百姓们迅速清理田地,补种晚稻或杂粮。
不过两个月工夫,市井街巷就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秩序。
然而,府衙之内,却比抗灾时更加忙碌。
正如陈知礼所预料,朱劲松母亲一案的成功翻案,如同在沉寂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那些多年来含冤莫白、投诉无门的百姓,心中早已熄灭的希望之火重新被点燃。
府衙的鸣冤鼓几乎每日都会被敲响,状纸如雪片般飞来,皆是陈年旧案。
陈知礼与穆云、方严知商议后,定下了规矩:集中清理近十年内的积存案件。
超过此年限的,因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取证极其困难,除非有极其确凿的新证据,否则暂不受理,以免浪费司法资源,也避免有人利用陈年旧事浑水摸鱼、诬告陷害。
即便如此,筛选下来的案件仍有上百件之多,盗窃、斗殴、田产纠纷、商业欺诈,甚至还有几起可疑的死亡事件。
府衙三班六房的所有胥吏、衙役几乎全员出动,调查取证、传唤问话、整理卷宗,忙得脚不沾地。
穆云更是亲自坐镇,审理这些案件,其雷厉风行、明察秋毫的风格,使得许多悬案得以真相大白,但也让府衙的工作量达到了顶峰。
在这众多的案件中,一桩两年前的失踪案引起了陈知礼的特别注意。
案情摘要如下:
城东地主胡员外,家资颇丰,为人乐善好施,在本地名声不错。
他有一子两女,长子打理家业,长女胡大小姐,三年前嫁与城西粮商赵老爷之子赵明德为妻。
赵家富裕,公婆与长兄常居京城经营,赵明德则留守余杭掌管本地粮铺。
胡大小姐出嫁后,夫妻关系和睦,唯一一件不称心的就是成亲两年却始终未孕,心中郁郁寡欢。
胡家悲剧发生在前年秋天。
胡家次女,时年十五岁的胡二小姐,生得秀丽可人,性情活泼。
一日,因思念姐姐,乘坐家中马车,带着一个贴身丫鬟和一名老诚车夫,前往城西赵家探望。
然而,这一去便再无音讯,人、车、马,仿佛凭空蒸发一般。
胡家当日即报案,县衙、府衙都曾派人搜寻,赵明德也发动了所有伙计家丁帮忙,几乎将城西翻了个底朝天,却一无所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胡夫人因幼女失踪,悲痛欲绝,一病不起,如今仍缠绵病榻,骨瘦如柴。
胡大小姐自责不已,认为若非自己思妹心切,妹妹也不会前来探望以致遭遇不测,从此更是深居简出,几乎不见外人,终日以泪洗面,境况堪怜。
此案当时也曾轰动一时,但久查无果,渐渐便成了积压的卷宗之一。
如今胡员外见陈青天连十年前的案子都能翻过来,便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再次递上了状纸。
陈知礼仔细翻阅了当年的卷宗记录,眉头微蹙。
一个大活人,带着丫鬟车夫,乘坐马车,在光天化日之下,于城区范围内失踪,竟无半点痕迹,这本身就极不寻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