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 > 第683章 信号解读:谨慎乐观

第683章 信号解读:谨慎乐观(1/2)

目录

“玄奘号”传回的信号碎片,如同散落在时间与空间彼岸的拼图,被地球联盟最顶尖的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最严谨的态度进行着拼接、分析和解读。位于昆仑指挥中心地下的“星火计划”分析室内,灯火彻夜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数据流奔腾的微热和研究人员压抑不住的兴奋低语。

信号的分析工作分成了三个主要方向,由不同的专家团队并行推进:

一、科技情报组的解构:粗糙、实用与非帝国

以艾琳娜博士为首的科技情报团队,聚焦于那个不规则几何结构体和能量网络的图像数据。

“看这里,”艾琳娜指着放大并增强后的结构体图像,其表面那些规律闪烁的光点被标记出来,“能量辐射模式非常稳定,但输出功率波动较大,效率似乎不高。其结构材料,根据反射光谱分析,主要成分是一种我们数据库中没有记录的钛-钒-未知元素合金,强度可能很高,但冶炼工艺……显得有些‘粗暴’,缺乏帝国科技那种精密的流线感和能量导流设计。”

另一位材料学家补充道:“更像是用巨大的力量,将材料‘糅合’在一起,而非精细的原子级排列。这种风格,与格伦塔帝国追求极致效率和美学统一的技术路线截然不同。”

能量网络图的分析则更具启发性。那连接几个能量源的网络结构,被“伏羲”AI模拟还原后,显示出一种“节点-中继”的简单拓扑。

“这是一种区域性能量共享或控制网络,”一位能量系统专家断言,“技术层级不算高,大概相当于我们可控核聚变技术成熟早期,开始尝试建设轨道能源站的水平。但关键在于,其能量签名——看这个谐波频率和调制方式——与帝国舰队那种充满侵略性、高频尖锐的灵能-科技混合特征完全不同。它更……‘沉闷’,甚至带着点‘吃力’的感觉,仿佛在某种限制下艰难运行。”

结论逐渐清晰:这个未知文明,暂命名为“β-3文明”,以其所在恒星编号和行星位置命名,拥有星际航行和轨道建设能力,但其科技树似乎与帝国迥异,显得更为“质朴”甚至“笨重”,且当前运行状态并非最佳。

二、修真顾问团的感知:压抑、挣扎与未堕落的灵魂

由元初门几位精研望气、感应的高阶修士组成的顾问团,则在王也的指导下,对信号中蕴含的、极其微弱的“气机”进行感知。

他们无法直接感知数万光年外的具体存在,但“玄奘号”传回的能量波动数据,本身就像是指纹,携带着源头的部分信息。修士们通过特制的“观星镜”法器,结合自身灵觉,尝试“阅读”这些数据背后的意境。

“混乱,驳杂……”一位白发老道闭目凝神,手指轻抚着观星镜冰凉的镜缘,“此星域之天地灵机,如被污浊之水浸染,流转不畅。那人工造物散发之气,更是如此,其‘器灵’(似在枷锁中呻吟,充满不甘与束缚之感。”

另一位女修补充道:“然其核心深处,仍有一点‘真性’未泯,非是彻底沉沦、甘为奴役之死物。亦无帝国造物那般,充满了吞噬与毁灭的贪婪恶意。”

王也静立一旁,听着弟子们的汇报,微微颔首。他的神识虽未亲至,但通过这些间接信息,已能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此方文明,其路艰辛,似受制于外,或困于内。然其心未死,魂未堕。非是吾等之敌,亦非可轻易托付之友。其态度,当是如履薄冰,谨慎观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