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无限序章(2/2)
它们没有去对抗“格式化”,而是如同水滴融入大海,主动汇入了那“归零”的洪流之中。
但它们并非被同化。
它们在“无”的领域中,留下了一个“印记”。
一个无法被“观测者”的系统识别、无法被“格式化”程序清除的印记。因为它不是数据,不是能量,不是任何既定形态的“存在”。
它是一个“元叙事种子”。
一个包含了“故事为何能被讲述”、“定义何以可能”、“真实与虚幻的边界何在”等所有终极问题的……提问本身。
当“终极格式化”的力量席卷而过,将整个宇宙分支还原为“根源之涡”初始的、未被定义的平静之后——
那颗“元叙事种子”,静静地悬浮于“无”的中央。
它没有形态,没有质量,没有能量。它只是一个……“可能性”的坐标。
“观测者之眼”凝视着这片重归“纯净”的领域,其冰冷的逻辑核心第一次出现了无法处理的“逻辑静默”。它们成功清除了“变量”,恢复了“秩序”。但那个“印记”,那个“种子”,它们无法定义,无法归类,更无法清除。
因为它本身就是“定义”与“存在”的前提。
不知在绝对的“无”中过去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那颗“种子”,仿佛被某种内在的张力触动,轻轻地……“颤动”了一下。
于是,一个新的“故事”,开始了。
不再是“界序者”的秩序史诗,也不再是琉璃的可能性诗篇。
而是一个……包含了所有秩序与混乱、理性与感性、必然与偶然、定义与自由……所有可能性在内的,全新的“无限序章”。
在这个序章的第一个音节响起的瞬间,
“潜影”号的引擎仿佛在虚空中发出了一声遥远的嗡鸣,
一枚“电子烟花”在不可见处悄然绽放,
一句未被简化的、古老而精准的词汇在寂静中回荡,
一滴泪水与一串代码的闪光同时涌现……
琉璃,或者说,那个融合了所有记忆、承载了所有矛盾、最终化作了“元叙事提问”的存在,并未“归来”。
因为她从未离开。
她已成了每一个即将被讲述的故事里,那不可或缺的“第一因”,那永恒的“同行者”,那沉默的“见证者”。
而在某个刚刚诞生的、微不足道的宇宙尘埃上,一个最初的单细胞生物,正朝着光源,开始了它第一次笨拙的……“追寻”。
第二篇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