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突出表面平静下的巨大危机(1/2)
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已悄然停歇,暮色四合,为浦东私立医院的高级病房区笼罩上一层凝重的静谧。周志远站在走廊尽头,结束与阿力的通话,屏幕暗下去的同时,他眼底的寒芒却愈盛。他转身,看到张晓云依旧倚靠在病房外的墙壁上,脸色苍白,眼神里交织着未散去的惊悸与深切的同情。
“志远,”她迎上他的目光,声音有些发虚,“我们……真的能帮她吗?那个徐宏,听起来太可怕了。”
周志远走回她身边,握住她微凉的手,语气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事情既然找到了我们,就没有不管的道理。李梅曾是启航的核心成员,于公于私,我们都不能坐视她落入这等境地,更何况还有两个孩子下落不明。”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地扫过病房门,“但这件事比想象中复杂,牵涉到境外,对方绝非善类,我们必须谨慎。”
正说着,病房门轻轻打开,医生走了出来。
“周先生,周太太,病人情绪暂时稳定下来了,但身体极度虚弱,神经系统的损伤也需要长时间的专业戒断治疗和康复。我们这里的设施虽然一流,但并非专门的戒断康复中心。我建议,等她情况再稳定一些,最好转入更具针对性的医疗机构。”
周志远颔首:“麻烦医生推荐最好的地方,费用不是问题。”
“上海有几家顶级的私人康复中心,保密性和专业性都很好,我可以立刻联系。”医生应道。
“有劳。”周志远说完,看向张晓云,“晓云,这几天恐怕要辛苦你多费心。李梅这边需要人照料,也需要信任的人沟通。公司那边我会安排,家里的事让陈叔多担待。”
张晓云立刻点头:“我明白。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她。”她深知,此刻的李梅脆弱如风中残烛,任何一点刺激都可能让她彻底崩溃。
接下来的几天,周氏庄园的日常节奏依旧,却隐隐多了一丝不同以往的紧绷。张晓云几乎每天都往医院跑,亲自盯着李梅的治疗,吩咐厨房炖了各式滋补的汤品,有时让老管家陈叔细心送去,有时则自己提着保温壶坐在病房里,陪着李梅说说话,虽然更多时候是李梅茫然地躺着,或是被噩梦惊醒后无声地流泪。
李梅的身体状况在精心的医疗和照料下略有起色,但精神上的创伤却难以愈合。她时常陷入惊恐状态,对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表现出极大的恐惧,只有在看到张晓云时,情绪才会稍微平复一些。她反复念叨着两个孩子的名字,忧心如焚,却又提供不出更多有效的线索,只记得在法国时被关押的大致区域和那栋别墅的模糊样子。
周志远则忙于调动资源。阿力的效率极高,几天后,一份关于徐宏的初步调查报告便加密发送到了周志远的私人邮箱。
深夜,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周志远点开文件,越看眉头锁得越紧。
徐宏,法籍华人,明面上是宏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欧陆地产投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生意遍布巴黎、马赛、里昂以及国内几个沿海城市,涉及奢侈品、红酒、建材乃至一些灰色地带的艺术品交易。报告里附了几张偷拍的照片,画面中的男人四十岁上下,穿着考究,腕表价值不菲,面带笑容与人握手寒暄,看上去完全是个成功儒商的形象。
但阿力在报告中的备注却揭示了截然不同的真相:此人心机深沉,行事狠辣,极其擅长钻营法律空子和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取暴利。他与法国当地某些有亚裔背景的帮派组织关系暧昧,多次利用这些势力处理“商业纠纷”和“竞争对手”,其名下部分产业的资金流向也存在巨大疑点,怀疑涉及洗钱活动。
更令人注意的是,报告显示,徐宏目前人就在国内!他以考察项目和度假为名,近期频繁出入上海、三亚、深圳等地,身边伴有数名不同的女伴,竟都是些小有名气的模特和一位过气的电视剧女星,行事高调,挥金如土,俨然一副风流富商的做派。
然而,关于那两个孩子——一对刚满五岁的双胞胎男孩——的信息,却几乎为零。阿力动用了海外关系查询了法国的学校记录、医疗记录,甚至尝试定位,都一无所获。孩子们仿佛凭空消失了。报告末尾,阿力谨慎地写道:“老板,徐宏此人警惕性极高,且似乎有反侦察意识。孩子的下落被刻意隐藏,强行深查恐打草惊蛇。建议从长计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