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瑶才人的绩效革命 > 第22章 寿宴风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22章 寿宴风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2)

目录

太后六十圣寿,普天同庆。皇宫内外张灯结彩,笙歌鼎沸,一派盛世气象。澄瑞亭及周边区域被装点得如同仙境,文武百官、宗室命妇依序而坐,觥筹交错,笑语喧阗。

李梦瑶穿着得体而不逾矩的宫装,发间簪着皇帝赏赐的那套红宝石头面,流光溢彩,衬得她苍白的脸色多了几分华贵。她坐在德妃下首不远的位置,一个既能观察全局,又不会太过惹眼的地方。

她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手心却一片冰凉。这哪里是寿宴,分明是鸿门宴,是最终的审判场。德妃那句“收网之时”和“切莫心慈手软”像警钟一样在她脑海里回荡。网向谁收?要对谁狠心?

她抬眼望去,皇帝赵璟与太后端坐主位,太后满脸喜色,而皇帝虽然笑着,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冷厉。皇后坐在另一侧,凤仪万千,笑容温婉,仿佛一切暗流都与她无关。柳昭仪自然缺席,她的位置空着,像一个无声的警告。

寿宴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各地进献的奇珍异宝、祥瑞贡品络绎不绝,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李梦瑶负责协调的灯彩戏《瑶池赴会》作为压轴之一,获得了满堂彩,太后更是喜笑颜开,连声称赞“别致有心”,皇帝也投来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

然而,李梦瑶知道,这些都不是重头戏。真正的风暴,隐藏在那些看似寻常的“贺礼”和“表演”之后。

果然,当轮到各地藩王和封疆大吏进献寿礼时,微妙的气氛开始浮现。

先是镇守西北的秦王献上一尊白玉观音,寓意福寿绵长。但在太监唱喏礼单时,却“无意间”提及,此玉乃取自西域,运送途中曾遇“流匪”惊扰,幸得将士用命,方保无恙。“流匪”二字,咬得微重。

紧接着,两广总督进献的珊瑚树,礼单上则特别注明,此树由“江南巧匠”耗时三年雕琢而成。又是“江南”!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像一颗颗石子投入湖面,在知情者心中漾开涟漪。李梦瑶注意到,几位阁老和兵部尚书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这是在不动声色地提示江南与边境不稳的关联。

高潮在一个看似助兴的杂技表演中猝然到来。

一队来自漠北的杂耍艺人表演喷火绝技,火光熊熊,引得众人惊叹。然而,在表演最高潮,那为首的艺人猛地吸足一大口火油,却并非喷向空中,而是转身,朝着御座的方向,作势欲喷!

“护驾!”

惊呼声四起!侍卫们刀剑出鞘,瞬间乱成一团!

千钧一发之际,没人注意到,那艺人袖中滑落一枚造型奇特的青铜箭镞,“当啷”一声落在舞台中央!与皇帝手中那枚,一模一样!

“是漠北奸细!”有人尖声叫道。

混乱中,德妃猛地站起身,声音清越,压过嘈杂:“拿下逆贼!搜查其落脚之处!本宫倒要看看,是谁将他们引入宫中,意图谋刺圣驾与太后!”

这一声令下,早已安排在周围的、德妃家族的亲信侍卫立刻行动,不仅迅速控制了那些“艺人”,更有一队人直接朝着皇后外戚、一位负责部分宫禁守卫的统领的休息处扑去!

李梦瑶心跳如鼓,她明白了!德妃和皇帝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利用漠北刺客坐实通敌罪名,顺藤摸瓜,直指宫内负责安保、有可能放水甚至主导此事的的内应!而这个人,竟然与皇后家族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